盡管傳統汽車的OBD接口主要用于監控和報告排放數據,但純電動車輛作為零排放的交通工具,其設計初衷與需求截然不同。因此,從法律條文和車管所的規定來看,純電動車輛是否仍需配置OBD接口這一問題,確實值得探討。理論上,由于純電動車沒有排放物,所以從直接的排放監測角度看,OBD接口似乎并非必需。然而,隨著汽車技術的發展和監管要求的不斷更新,OBD接口在純電動車輛中可能扮演著更為復雜和多樣的角色,如車輛性能監控、故障診斷、軟件更新等。因此,是否取消純電動車輛的OBD接口,還需要結合具體的法規要求和技術發展趨勢來綜合判斷。
放眼全球,與燃油車不同,目前電動汽車尚未建立行業標準統一的車載診斷系統(OBD)。不過,從2026年開始,一切都將發生改變。屆時,在美國部分市場,電動汽車需要安裝標準化的車載診斷系統。按照計劃,美國加州《先進清潔汽車法規II》(ACC II)將于2026年生效,作為該法規的一部分,加州要求汽車制造商逐步安裝標準的電動汽車診斷系統,類似于燃油車的OBD-II系統。
電動汽車沒有OBD或數據標準化的要求,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人們認為電動汽車沒有尾氣排放問題。而今,加州希望逐步淘汰燃油車的同時,確保即將成為主流的電動汽車同樣耐用、可靠、易維修。為此,加州希望增加電動汽車診斷數據的透明度和統一性,要求電池、充電系統、電機等各方面都能提供標準化的數據報告。根據加州規定,從2026年款車型開始,包括插混車在內的零排放車輛必須配備標準化的數據集和診斷連接器,并可使用一般的手持式掃描儀進行訪問,就像用于內燃機車輛的OBD-II一樣。
車廠給汽車裝上這個OBD接口有兩個原始目的,一是為了檢測汽車,通過專用的檢測設備來讀取汽車電腦的數據,分析一個汽車的狀態和故障;二是可以用于汽車排放標準的檢測接口,因為OBD可以輸出一系列的發動機傳感器數據,這些數據中的氧傳感器,也可以分析發動機的燃燒效果。但是顯然對于純電動汽車來說上述功能完全無意義。
純電動車主就不用購買任何OBD接口的設備,買了也沒用,如果你是汽油車車主想買電動車,那你手里的obd接口設備就可以賣了或者送人了。因為通過實際測試,現有電動車的OBD接口已經淪為廠家的專用的維修通訊接口,但由于各家廠商不開源,并且電動機的參數并不需要那么多的監控,所以電動車的OBD接口對于普通車主來說已經沒有用了,所以可以摒棄一切的OBD接口設備。另外談到OBD,很多人會談到特斯拉的開源,其實它的開源也只是技術方面的開源,原車軟件系統的接口定義也應為安全原因沒有全部開放,而這些所有與車輛的通信都是依靠無線網絡的,跟OBD沒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