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規劃過程組(二)11.8排列活動順序,在第三版教材第390~391頁;
文字+圖片+音頻方式
第一個知識點:主要工具與技術(重要知識點)
1、箭線圖法(ADM)
(雙代號網絡圖或活動箭線圖)
三個基本原則
每一事件(活動)必須有唯一的代號,即網絡圖中不會有相同的代號。
任兩項活動的緊前事件和緊后事件代號至少有一個不相同,節點代號沿箭線方向越來越大。
流入(流出)同一節點的活動,均有共同的緊后活動(或緊前活動)
箭線圖【例子】
如圖11-17 箭線圖法(雙代號網絡圖)
2、解圖技巧(見實例講解)
四定
定點
求工作歷時時長
定義每個節點的歷時時長,每個工作的最早開始時間,最后一個節點的時長就是總工期
定波
求自由時差(波形線)
取大減小定波
本工作箭線上的波形線就是本工作的自由時差
求總時差
本工作的波形線的值與后續每一條波形線路線之和的最小值
定線
求關鍵路徑
從最后一個節點,逆著箭線畫雙線,有波形線的除外,此線就是關鍵路徑
定房
求總工期
在定點中,最后一個節點的時長就是總工期
3、提前量與滯后量
提前量
相對于緊前活動,緊后活動可以提前的時間量,用【負值】表示【本節課程未結束,提前預習下節課程】
滯后量
相對于緊前活動,緊后活動需要推遲的時間量,用【正值】表示【上節課程已結束,休息幾天學習下節課程】
示例
如圖11-19 提前量和滯后量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