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蘋果WWDC 2024如期召開。在這持續1個小時44分鐘的開發者大會上,蘋果在前一個小時里更新了iOS、iPadOS、MacOS等操作系統,而且還首次更新了visionOS。余下的時間全部留給了蘋果的“AI大禮包”——Apple Intelligence(蘋果智能)。
蘋果表示AI生成模型將通過系統和硬件的更新,以端形態置于iPhone、iPad和Mac等主流的蘋果硬件中,原生應用程序將因AI的出現升級功能。對于蘋果用戶來說,最具吸引力的是AI的調度能力將幫助用戶實現跨App操作,Siri在Apple Intelligence的介入下脫離“人工智障”序列,變成了現成的蘋果AI助手,比如你可以直接語音喚醒Siri找到特定的圖片,并按照你的意圖修圖;你可以讓Siri實現短信總結等等。
Apple Intelligence的能力主要通過系統進入硬件,變成實用甚至原先蘋果硬件并不存在的功能。比如,蘋果首次將計算器搬進了在iPadOS 18,AI能力讓計算器擁有了“數學筆記”能力,它不再是一個點按式的計算工具,用戶可以用Apple Pencil手寫計算過程,計算器面板不僅可以給出答案,而且還將以你的筆跡呈現,甚至生成相應的圖表。比如用戶可手寫一個公式,讓計算器給出答案,如果用戶更換了計算變量,計算結果也能同步更新,甚至還可以實時生成函數圖。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由人工智能驅動的功能不會支持所有設備。目前,只有 iPhone 15 Pro 和 iPhone 15 Pro Max 可以訪問 Apple Intelligence。因此,如果是這些機型以下的版本,即使更新了iOS 18 ,仍舊無法體驗蘋果式AI。對于 iPad 和 Mac 用戶,則需配備M1或更高配的芯片支持的設備。不過,老設備用戶盡管無法見識Apple Intelligence,但AI應用并不是蘋果獨有,無論是對話機器人還是AI生/修圖功能,早已以各種App的形態在蘋果應用商店中可見。而這也幾乎是蘋果WWDC最令人感到“無味”的地方:創新有余,新意不足。要知道,蘋果的這些AI功能,用戶早已在其他手機上見識過了。
今年以來,無論是國產手機品牌華為、小米、OPPO、vivo等,還是蘋果最強競對三星,一大批安卓系手機們早就冠以“AI手機”噱頭,將生成式AI的能力植入到了自帶的手機應用中,一鍵消除照片上的路人甲、總結信息等場景成了AI手機們的主流功能。蘋果與自己對比,正在AI化;但與其他對手相較,已然不再具備先發優勢。
蘋果公司發布一系列AI計劃后,股價持續上漲。6月11日美股開盤,蘋果收盤漲幅超過7%,創下新高;6月12日,蘋果市值一夜之間大漲超過1.5萬億。分析師預計,新的人工智能功能將刺激消費者升級設備,因為這些工具只在較新型號的設備上可用。但也有一些分析持懷疑態度,Forrester分析師Dipanjan Chatterjee就表示:“也許改進Siri驅動的智能設備可以防止一部分蘋果用戶流失,但還不足以創造一批新的追隨者。”
哈佛商學院副教授Andy Wu指出:“運行先進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所需的高昂成本和管理可能產生的誤導性信息,都將為蘋果帶來新的挑戰。”更重要的,蘋果需要說服消費者為何他們需要支付更高的價格來獲得這些新的人工智能功能。蘋果的此次升級到底能不能獲得消費者青睞,我們就拭目以待吧。
相關素材整理于《AI綁定硬件 你會為Apple Intelligence買單嗎?》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