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軌道交通裝備制造領域,小批量、多品種的生產特性與高度依賴人工經驗的作業模式長期并存,導致效率瓶頸與質量隱患并存。安寶特通過AR(增強現實)+AI(人工智能)技術融合,在螺栓緊固、內飾裝配、制動系統等關鍵環節打造可視化智能解決方案,實現了生產模式的數字化革新。
典型應用場景
1?Arbigtec?智能螺栓緊固:從經驗驅動到數據賦能
場景痛點:列車車廂螺栓連接作業中,扭矩控制不精準、緊固順序混亂等問題頻發,傳統人工操作合格率僅75%,返工率居高不下。
技術突破:
- AR可視化指導:眼鏡鏡片實時疊加螺栓編號、旋轉角度及扭矩數值,以動態箭頭指引操作順序,紅色警示標識防止跳步作業。
- AI過程監控:通過攝像頭捕捉螺栓姿態,AI算法實時分析螺紋嚙合度、傾斜角度,對扭矩異常(±5%偏差)立即觸發聲光報警。
- 質量追溯體系:平板端自動生成包含操作人員、時間戳、扭矩曲線的電子化記錄,與MES系統無縫對接,實現全流程可追溯。
成效數據:
作業效率提升40%,扭矩合格率躍升至98%,返工率下降60%,單節車廂螺栓裝配時間縮短2.3小時。
2?Arbigtec?精密制動系統:AI守衛安全底線
場景痛點:制動系統管路連接密封圈錯位、液壓泄漏等問題占比達12%,傳統目視檢測難以捕捉0.1mm級微小缺陷。
解決方案:
- AR輔助裝配:眼鏡投射制動管路三維剖視圖,標注密封圈安裝位置及公差范圍(±0.2mm),實時顯示液壓測試標準壓力值。
- AI缺陷識別:采用工業相機拍攝管路接口,AI模型比對標準螺紋形態,自動標記銹蝕、變形區域;熱成像技術監測液壓油流動狀態,預警泄漏風險。
關鍵指標:
制動系統泄漏率降低90%,液壓測試周期從4小時壓縮至1.5小時,質量門通過率提升至99.5%。
3?Arbigtec?內飾裝配:3D模型驅動效率飛躍
場景痛點:座椅、照明等部件安裝依賴紙質手冊,部件錯裝率達8%,單節車廂內飾裝配需72工時。
創新實踐:
- 動態SOP指引:掃描部件二維碼即調取三維裝配動畫,以爆炸視圖分解座椅骨架、線束走向等復雜結構。
- AI智能校準:通過深度學習識別部件邊緣特征,實時計算座椅間距誤差(精度±0.5mm),超差時自動標注修正位置。
- 數據閉環管理:裝配參數、扭矩值、間隙數據自動上傳至質量管理系統,生成符合EN 15085標準的驗收報告。
價值提升:
裝配錯誤率下降65%,單節車廂工期縮短至50.4工時,人力成本降低35%。
未來展望
隨著5G+工業互聯網滲透,AR+AI解決方案將向預測性維護、供應鏈協同等場景延伸,推動軌道交通制造向"零缺陷"目標邁進。這一技術變革不僅重塑了作業模式,更標志著中國高端裝備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邁入深水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