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一、收集需求
1、知識點匯總
2、輸入
3、工具
4、輸出
二、定義范圍
1、知識點匯總
2、輸入
3、工具
4、輸出
三、創作工作分解結構
1、知識點匯總
2、輸入
3、工具
4、輸出
四、核實范圍
1、知識點匯總
2、輸入
3、工具
4、輸出
五、控制范圍
1、知識點匯總
2、輸入
3、工具
4、輸出
一、收集需求
收集需求是為了實現項目目標而定義并記錄干系人的需求的過程。
1、知識點匯總
1)?項目一開始就得足夠詳細的探明、分析和記錄干系人已經量化且記錄下來的需要與期望。
2)?需求是分解工作結構的基礎,成本、進度、質量的規劃也在需求的基礎上進行(范圍基準是成本、進度和質量的輸入)。
3)?需求開發始于對項目章程和干系人登記冊中相關信息的分析(輸入)
4)?項目需求:商業需求、項目管理需求和交付需求;
5)?產品需求:技術需求、安全需求和性能需求。
2、輸入
項目章程、干系人登記冊
3、工具
1、訪談:訪談是一種通過與干系人直接交談,來獲得信息的正式或非正式方法。
2、焦點小組:焦點小組會議是把預先選定的干系人和主題專家集中在一起,了解他們對所提議產品、服務或成果的期望和態度。由一位受過訓練的主持人引導大家進行互動式討論。焦點小組會議往往比“一對一”的訪談更熱烈。
3、引導式研討會:通過邀請主要的跨職能干系人一起參加會議,引導式研討會對產品需求進行集中討論與定義(聯合應用開發和質量功能展開)。
4、群體創新技術:名義小組技術、頭腦風暴法、德爾菲技術、概念/思維導圖、親和圖。
5、?群體決策技術:一致同意、大多數原則、相對多數原則、獨裁
6、?問卷調查:受眾眾多、需要快速完成調查,并想要使用統計分析法
7、?觀察:產品使用者難以或不愿說明他們的需求
8、?原型法
4、輸出
需求文件、需求管理計劃、需求跟蹤矩陣
二、定義范圍
????????定義范圍是制定項目和產品詳細描述的過程。詳細項目范圍說明書的編制, 對項目成功至關重要。應該根據項目啟動過程中記載的主要可交付成果、假設條件和制約因素,來編制項目范圍說明書。
1、知識點匯總
1)?項目范圍說明書表明項目干系人之間就項目范圍所達成的共識。
2)?為了便于管理干系人的期望,項目范圍說明書可明確指出哪些工作不屬于本項目范圍。
3)?項目范圍說明書使項目團隊能開展更詳細的規劃,并可在執行過程中指導項目團隊的工作。
4)?項目范圍說明書為評價變更請求或額外工作是否超出項目邊界提供基準。
5)?項目范圍說明書描述要做和不要做的工作的詳細程度,決定著項目管理團隊控制整個項目范圍的有效程度。
2、輸入
項目章程、需求文件、組織過程資產
3、工具
1)專家判斷
2)產品分析:價值工程和價值分析
價值工程(Value Engineering)與價值分析(Value Analysis)兩種活動都是對商品的價值、功能與成本進一步做思考與探索,以小組活動方式,集思廣益朝各方向尋求最佳方案,再運用體系分工的方式達成價值提升或降低成本的目標。
價值工程(Value Engineering)是在產品開發設計階段即進行的價值與成本革新活動,因為仍在工程設計階段,故稱為價值工程;而一旦開始量產后,往往為了成本或利潤壓力,非進行詳盡的價值分析難以發掘可以降低成本或提高價值的改善點。此階段以后持續的分析是降低成本的主要手法,就稱為價值分析(Value Analysis)。
也就是說,以后一旦有這類的題,只要還沒開工,還在設計階段做的就是價值工程,已經開工了,因為成本的壓力不得不再次進行的就是價值分析。
3)備選方案識別:用來為項目工作提出不同執行方法的一種技術。許多通用管理技術都可用于備選方案識別,如頭腦風暴、橫向思維和配對比較等
4)引導式研討會
4、輸出
項目范圍說明書:產品范圍描述、產品驗收標準、項目可交付成果、項目的除外責任、項目制約因素、項目假設條件 ; 項目文件(更新)
三、創作工作分解結構
????????創建工作分解結構(WBS)是把項目可交付成果和項目工作分解成較小的、 更易于管理的組成部分的過程。
1、知識點匯總
1)?工作分解結構是以可交付成果為導向的工作層級分解
2)?工作分解結構組織并定義項目的總范圍,代表現行項目范圍說明書所規
定的工作。
3)?分解就是把項目可交付成果劃分為更小的、更便于管理的組成部分直到
工作和可交付成果被定義到工作包的層次。
4)?分解的程度:80 小時法則;詳細到可以進行成本預算和進度安排;可以
通過子項目的方式外包出去
5)?工作分解得越細致,對工作的規劃、管理和控制就越有力。但是,過細
的分解會造成管理努力的無效耗費、資源使用效率低下以及工作實施效
率降低。
6)?控制帳戶:可以跟范圍、成本和進度加以整合,并把它們與掙值相比較,
以測量績效
7)?范圍基準:項目范圍說明書、工作分解結構、工作分解結構詞典
2、輸入
項目范圍說明書、需求文件、組織過程資產
3、工具
分解
4、輸出
工作分解結構;工作分解結構詞典:CA、SOW、責任人、里程碑清單;范圍基準;項目文件(更新)
四、核實范圍
1、知識點匯總
1)?核實范圍是正式驗收項目已完成的可交付成果的過程。核實范圍包括與客戶或發起人一起審查可交付成果,確保可交付成果已圓滿完成,并獲得客戶或發起人的正式驗收。
2)?與質量控制的不同之處,核實范圍只關注可交付成果的驗收,而質量控制關注可交付結果是否正確,是否滿足質量要求。
3)?確認的可交付成果是質量控制的輸出,是核實范圍的輸入,質量控制一 般先與核實范圍進行,但也可以同時進行。
2、輸入
項目管理計劃、需求文件、需求跟蹤矩陣、確認可交付工作成果
3、工具
檢查
4、輸出
驗收的可交付成果、變更請求、項目文件(更新)
五、控制范圍
控制范圍是監督項目和產品的范圍狀態、管理范圍基準變更的過程。
1、知識點匯總
1)?對項目范圍進行控制,就必須確保所有請求的變更、推薦的糾正措施或預防措施都實施整體變更控制過程的處理。
2)?在變更實際發生時,也要采用范圍控制過程來管理這些變更。
3)?杜絕范圍蔓延和鍍金現象。
4)?變更的引發因素:一個外部事件、范圍定義的遺漏、一項增值變更、一項風險應對計劃
5)?范圍變更后的做法:將變更的原因、采取的措施和理由以及經驗教訓記錄,形成正式的書面文檔;修正項目績效測量基準并及時頒布執行;通知有關的項目干系人,才采取相應的糾正措施。
2、輸入
項目管理計劃、工作績效信息、需求文件、需求跟蹤矩陣、組織過程資產
3、工具
偏差分析
4、輸出
工作績效測量結果、變更請求、組織過程資產、項目管理計劃(更新)、項目文件(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