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爾科技121億美元的AI服務器訂單,不僅超過了公司整個2025財年的AI服務器出貨量,更讓其AI訂單積壓達到144億美元的歷史高位。
戴爾科技最新財報顯示,AI服務器需求的爆炸式增長正在重塑這家老牌PC制造商的業務格局,但同時也暴露出傳統消費業務的疲軟以及盈利能力的結構性挑戰。
周四美股盤后,戴爾科技公布2026財年一季度財報,最引人注目的數據無疑是121億美元的AI服務器訂單,這一數字不僅超過了公司整個2025財年的AI服務器出貨量,更讓其AI訂單積壓達到144億美元的歷史高位。
盡管AI訂單激增,戴爾Q1的調整后EPS仍為1.55美元,低于分析師預期的1.69美元。此外,傳統業務業績也面臨壓力:
財務表現:Q1營收233.8億美元同比增長5%,略超預期;調整后EPS為1.55美元,低于預期的1.69美元;
AI業務爆發:單季度AI訂單達121億美元,超過整個2025財年出貨量;AI訂單積壓達144億美元;
業務分化明顯:基礎設施解決方案收入增長12%至103.2億美元;消費PC收入下滑19%面臨價格壓力;
未來指引:預期當季EPS 2.25美元,營收290億美元,均顯著超出預期;2026財年調整后EPS預期從此前預測上調至9.40美元,超分析師預期9.21美元。
首席運營官Jeff Clarke在財報會議上坦言公司正"經歷對AI優化服務器的前所未有需求"。不過,Clarke強調了AI市場的"波動性"特征。他指出:
客戶部署規模龐大且復雜,這項業務的依賴性在于等待數據中心建設、電力供應以及冷卻基礎設施。我們正在協調一個高度復雜的供應鏈。
財報公布后,戴爾科技美股盤后一度漲超5%,截至發稿漲幅收窄至2%。股價在盤后交易中表現波動,反映出投資者在為AI前景感到興奮的同時,也對執行風險保持謹慎。
傳統業務承壓,轉型分化加劇
戴爾正在從傳統硬件制造商向AI基礎設施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型,財報中兩大業務呈現出典型的"冰火兩重天"格局。
一季度報告中,客戶解決方案集團(CSG)的表現則令人擔憂。消費PC收入下滑19%,整個包含消費和商用PC的業務單元營運收入下降16%。
戴爾管理層承認,消費PC業務在第一財季表現疲軟,面臨來自競爭對手的定價壓力,導致利潤率進一步被擠壓。
相比之下,公司受益于AI基礎設施的建設熱潮。基礎設施解決方案集團(ISG)營收103億美元,同比增長12%,其中服務器和網絡業務貢獻63億美元,數據存儲業務40億美元。
這些服務器被xAI和CoreWeave等客戶在其數據中心使用。戴爾預計2026財年AI服務器營收達150億美元,較2025財年的98億美元增長約50%。?
但分析指出,即便在AI服務器這一新增長點上,投資者也擔心成本上升可能侵蝕利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