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中帶閑的工作
其實工作挺忙的, 總是在趕各種功能點. 好巧的是iOS那邊因為上架的問題耽擱了一些時間, 從而讓Android的進度有了很大的調整空間. 更巧的是后端那邊因為對客戶端的需求不是很熟悉, 加上Android海外這塊的業務他也是第一次接觸. 所以需要給他留一些時間把各個環節梳理和完善.
作為一個很多年沒有長時間開發UI需求的Android工程師, 最近三個月有空補充了5年來已經很火的三方庫. 最近還把滑動問題查了很多資料學習了一遍. 照著這個進度, 再有兩個月就能把所有UI層面落下的技能給裝到腦子里. 我也是沒想到后端和iOS的效率沒有我想象的那么高, 這給了我很多研究UI的時間. 客觀上也說明了一個工程師長期堅持"封裝和重構"給開發效率的提升和開發質量的提升的巨大幫助. 反觀那些不在乎代碼的壞味道的工程師, 日復一日的寫著容易出bug的代碼, 反復的返工已經給他們帶來難以形容的效率降低.
突然發現我幾乎所有工作都要身兼多職
雖然我也喜歡技術多樣性, 不想被單一的技術給綁死. 但是身兼數職常常難以被別人理解, 而且程序員經常要為別人的無知背鍋的.
從簡歷上第一份工作開始, 就開始了身兼數職
2018 Android海外開發, 需要兼iOS開發, 但是漲薪沒談攏, 跑了
2020 Android海外開發 后來主要做Flutter國內應用, 漲薪談攏了, 但是累死人了, 跑了
2023年 Android物聯網研發 圖像算法, 提供給unity android sdk, 硬件接入, 系統控制
2024年 Android后臺控制應用開發 需要兼Google play上架的短劇應用開發 在一個主要做前端和后端的公司里, 只會被誤解和難以融入
目前的工作雖然還沒讓我身兼數職, 但是可以預判到如果公司如果持續積極進步, 會對人才有更多的訴求
對UI應用的情感變化
2020年離開Flutter崗位以后, 我對UI應用的瑣碎是有些煩躁的, 所以說后來找工作盡量不去找UI應用, UI應用非常扣細節, 有的細節可能要扣很久但是不一定對產品有意義, 產品也不一定能做的很久
關于UI的實現技術, 當時在知乎看到一句話, “Flutter是一次偉大的嘗試, 但是肯定會有更好的UI技術框架取代它”. 所以我對UI的技術棧每隔5年就要更新會覺得性價比很低.
但是Android工程師如果想裸辭后很快找到工作, 是不能挑剔產品的, 只要自己對產品還是有興趣的, 技術層面就要盡可能的適應和兼容, 在換城市換工作幾次后又要繼續做UI應用了. 現在對UI應用沒有很排斥, 甚至覺得UI應用是自己做過的最簡單的應用了
但是吧, 如果是對UI上的一個需求很著急, 同時這個技術點沒有千篇一律解決方案, 自己查資料也會有些壓力. 現在比幾年前好了很多的地方在于, 自己的重構水平已經達到了隨便擺弄代碼的程度, 所以試錯的成本很低, 出bug后及時調整方案和修復會非常迅速.
最近又在工作的過程中解決了各種UI問題, 發現長期做UI應用工作也會很輕松. 當然, 輕松源自于自己的代碼封裝和重構能力, Log打印能力, 根據log和斷點排查問題能力, 以及對于項目各個維度的軟件建設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