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葉斯優化Transformer融合支持向量機多變量回歸預測,附相關性氣泡圖、散點密度圖,Matlab實現
目錄
- 貝葉斯優化Transformer融合支持向量機多變量回歸預測,附相關性氣泡圖、散點密度圖,Matlab實現
- 效果一覽
- 基本介紹
- 程序設計
- 參考資料
效果一覽
基本介紹
1.BO-Transformer+SVM多變量回歸預測,Bayes-Transformer+SVM(程序可以作為論文創新支撐,目前尚未發表);
2.Bayes-Transformer提取特征后,輸入SVM中,運行環境為Matlab2023b及以上;
3.data為數據集,輸入多個變量,輸出單個變量,main.m為主程序,運行即可,所有文件放在一個文件夾;
4.命令窗口輸出R2、MSE、RMSE、MAE、MAPE、MBE等多指標評價。
代碼功能
此代碼實現了一個結合Transformer模型和SVM的回歸預測框架,具體功能包括:
數據預處理:導入數據,構建輸入-輸出。
模型構建:使用貝葉斯優化搜索Transformer的超參數(注意力頭數、學習率、正則化系數),構建包含位置嵌入和自注意力機制的Transformer模型。
特征提取與預測:利用訓練好的Transformer提取序列特征,輸入到SVM模型中進行回歸預測。
性能評估:計算RMSE、R2、MAE、MAPE、MBE、MSE等指標,并繪制預測結果對比圖及誤差分析圖。
主要原理
數據建模:轉換為監督學習問題。
Transformer模型:利用自注意力機制捕捉序列中的長程依賴關系,位置嵌入層編碼時間順序信息。
貝葉斯優化:在超參數空間中搜索最優組合,平衡探索與利用,提高模型性能。
SVM回歸:將Transformer提取的高維特征作為輸入,利用SVM的非線性擬合能力進行預測。
模型結構
Transformer部分:
輸入層:接收序列數據,維度為原始特征數(numChannels)。
位置嵌入層:為輸入序列添加位置編碼,增強模型對時序的感知。
自注意力層:包含兩個多頭自注意力層(頭數由貝葉斯優化確定),用于捕捉序列內部的依賴關系。
全連接層:將注意力輸出映射到目標維度(outputSize=1)。
SVM部分:
使用Transformer中間層的激活值作為特征,通過支持向量回歸(SVR)進行最終預測。
算法流程
數據準備:
劃分輸入-輸出序列對,歸一化數據。
將訓練集和測試集轉換為序列輸入格式。
超參數優化:
貝葉斯優化搜索numHeads、InitialLearnRate、L2Regularization。
模型訓練:
使用優化后的超參數訓練Transformer模型。
提取Transformer中間層特征,訓練SVM模型。
預測與評估:
對訓練集和測試集進行預測,反歸一化后計算誤差指標。
繪制預測對比圖、誤差分布圖及擬合效果圖。
程序設計
完整源碼私信回復貝葉斯優化Transformer融合支持向量機多變量回歸預測,附相關性氣泡圖、散點密度圖,Matlab實現
%% 清空環境變量
warning off % 關閉報警信息
close all % 關閉開啟的圖窗
clear % 清空變量
clc % 清空命令行%% 導入數據
result = xlsread('數據集.xlsx');%% 數據集分析
outdim = 1; % 最后一列為輸出
num_size = 0.7; % 訓練集占數據集比例
num_train_s = round(num_size * num_samples); % 訓練集樣本個數
f_ = size(res, 2) - outdim; % 輸入特征長度%% 劃分訓練集和測試集
P_train = res(1: num_train_s, 1: f_)';
T_train = res(1: num_train_s, f_ + 1: end)';
M = size(P_train, 2);P_test = res(num_train_s + 1: end, 1: f_)';
T_test = res(num_train_s + 1: end, f_ + 1: end)';
N = size(P_test, 2);%% 數據歸一化
[p_train, ps_input] = mapminmax(P_train, -1, 1);%將訓練集和測試集的數據調整到0到1之間
p_test = mapminmax('apply', P_test, ps_input);[t_train, ps_output] = mapminmax(T_train, -1, 1);% 對測試集數據做歸一化
t_test = mapminmax('apply', T_test, ps_output);%% 數據平鋪
% 將數據平鋪成1維數據只是一種處理方式
% 也可以平鋪成2維數據,以及3維數據,需要修改對應模型結構
% 但是應該始終和輸入層數據結構保持一致
p_train = double(reshape(p_train, f_, 1, 1, M));
p_test = double(reshape(p_test , f_, 1, 1, N));
t_train = double(t_train)';
t_test = double(t_test )';%% 數據格式轉換
for i = 1 : MLp_train{i, 1} = p_train(:, :, 1, i);
endfor i = 1 : NLp_test{i, 1} = p_test( :, :, 1, i);
end
參考資料
[1] https://blog.csdn.net/kjm13182345320/article/details/129215161
[2] https://blog.csdn.net/kjm13182345320/article/details/128105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