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f判斷
1.1if判斷的基本格式
if 判斷條件:
? ? ?滿足條件做的事
score = input("請輸入成績:")
if score == '100':print("你真棒")
if score == '60':print("還要加油")
使用input輸入默認類型為字符串類型
1.2運算符
1.2.1比較運算符==? ? !=? ? ? >? ? ?<? ? ? >=? ? ? <=
== 比較的是兩個變量的值是否相等,相等的話就返回True(真),不相等返回False(假)
!= 比較的是兩個變量的值是否相等,相等的話就返回False(假),不相等返回True(真)
1.2.2邏輯運算符and(與)? ? or(或)? ? not(非)?
and 左右兩邊都符合才為真
a = 'haha'
b = 'heihei'if(a == 'haha' and b == 'heihei'):print("都在笑")
or左右兩邊只需要一邊符合就為真
not表示相反的結果
print(not 3>9)
?#輸出結果為True
1.2.3三目運算符(三元表達式)
為真結果 if 判斷條件 else 為假結果
a = 5
b = 8
if a<=b:print("a小于等于b") #為真結果
else:print("a大于b") #為假結果print("a小于等于b") if a<=b else print("a大于b")
2.if-else(和C語言基本一樣)
2.1 if-else
if 條件:
? ? ? ? ? ?滿足條件要做的事情
? ? else:
? ? ? ? ? ?不滿足條件要做的事情
2.2 if-elif
if 條件1:
? ? ? ? ? ?事情1
? ? elif 條件2:
? ? ? ? ? ?事情2
? ? elif 條件3:
? ? ? ? ? ?事情3
2.3if-elif-else
if 條件1:
? ? ? ? ? ?事情1
? ? elif 條件2:
? ? ? ? ? ?事情2
? ? else:
? ? ? ? ? ?不滿足條件要做的事情
注意點:elif一般和if一起使用否則出錯;else一般用在最后及所有條件都不滿足時使用
2.4 if 嵌套
if 條件1:
? ? ? ? ? ?事情1
? ? if 條件2:
? ? ? ? ? ?事情2
? ? else:
? ? ? ? ? ?不滿足條件要做的事情
ticket = True #True代表有車票 False代表沒車票
temp = 38 #正常體溫是36.3-37.2
#判斷是否有車票
if ticket == True:print("進站")if 36.3 < temp < 37.2:print("回家")else:print("隔離")
else:print("不進站")
3.while循環和循環嵌套
3.1格式
while 條件:
? ? ? 循環體(條件滿足時段做的事情)
? ? ? 改變變量
(注意:沒有改變變量,條件一直滿足,就會一直循環下去,一直執行)
死循環
while True:
? ? ? ? 循環體(要循環做的事情)
(條件只寫True(或1,或非0值(不是0都為真),說明一直為真,就會一直執行,從而形成一個死循環;若條件只寫False則不執行)
3.2while循環應用
計算1+2+3+...+100的和
a = 1
sum = 0
while a<101:sum += aa += 1
print("結果為:",sum)
3.3while循環嵌套
while 條件1:
? ? ? ?條件1滿足時段做的事情1
? ? ? ?條件1滿足時段做的事情2
? ? ? ? ......
? ? ? ?while條件2:
? ? ? ?條件2滿足時段做的事情1
? ? ? ?條件2滿足時段做的事情2
? ? ? ?......
注意:縮進決定層級,嚴格控制縮進,最好自動縮進? ? ?
4.for循環與break、continue關鍵字
4.1for循環(迭代循環)
作用:可以完成循環的功能,依次取出對象中的元素。
基本格式:
for? 臨時變量? in? 可迭代對象:
? ? ? 循環滿足條件時執行的代碼
注意:冒號和縮進必須注意!!!
str = 'hellopython' #定義一個字符串
#可迭代對象就是要去遍歷取值的整體,現在的話只需要記住字符串時可迭代對象
for i in str: #i是臨時變量,可以隨便寫,i是常規寫法print(i)
4.2range(),用來記錄循環次數,相當于一個計數器
range(stare,stop,step)
for i in range(1,6): #從1開始,到6-1結束,遵循包前不包后原則,[)print(i)
包前不包后:包含開始位置數字,不包含結束位置的數字
range()里面只寫一個數,這個數就是循環的次數,默認從0開始
寫兩個數,前面的數字代表開始位置,后面的數字代表結束位置
4.3for循環應用
計算1+2+3+...+100的和
sum = 0
for i in range(1,101):sum += i
print(sum)
相比之下for循環比while循環更簡便一些也更常見。
4.4break和continue關鍵字
break中途退出,結束循環;continue結束當前循環,進入下一循環(都是專門在循環中用的關鍵字)
i=1
while i<=5:print(f"小紅在吃第{i}個蘋果")if i==3:print("吃飽了")break;i += 1
i=1
while i<=5:print(f"小紅在吃第{i}個蘋果")if i==3:print(f"吃到一只蟲子,第{i}個蘋果不吃了")i += 1continue;i += 1
注意:在continue之前一定要修改計數器,否則會陷入死循環
for i in range(5):if i == 3:continue #跳過3,結束了在3時的循環,繼續執行下一個循環#break #i=3時,結束當前所在循環prin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