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各種大廠裁員消息層出不窮,今年又添飛書、剪映、微軟、思科...
這有一張網友整理的去年互聯網大廠裁員裁員信息表:
目前國內很多大廠都在裁員,非常現實、且越來越多 35+ 技術人,正在面臨這樣的問題,那么Web3.0 確實為 35 歲以上的程序員提供了新的出路,但不是“包賺不賠的風口”,而是一次結構性的技能重塑機會。它的技術迭代周期更長、更加去中心化與開放,對“經驗型程序員”來說,是個有門檻但值得投入的方向。
目錄
? 1. 擺脫平臺中心化的年齡歧視與裁員困境
? 2. 多元變現方式,突破傳統“上班打工”模式
? 3. 從“求職”轉向“構建者”身份,重塑技術人的尊嚴感
? 4. 機會全球化、團隊遠程化,打破地域限制
? ? ? ? ??但也要正視:Web3 ≠ 容易轉型,仍有挑戰
? ? ? ??🔄 總結:Web3.0 是 35+ 程序員的“技術再創業”機會
? ? ? ??? 建議你可以這樣入場:
? 1. 擺脫平臺中心化的年齡歧視與裁員困境
在 Web2 大廠,35歲程序員常面臨:
-
技術晉升卡死(P7+)
-
管理路徑不適合
-
裁員優先對象
-
年齡偏見(尤其是外包、外企、項目制)
而 Web3 項目大多是:
-
小團隊、扁平結構,無傳統“35歲門檻”
-
開源協作、遠程優先、以貢獻為導向
-
DAO/協議生態里,技術輸出 > 資歷年齡
-
技術節奏比互聯網慢,適合“深耕者”
? Web3 更重能力和結果,較少年齡偏見,給資深開發者更多“第二曲線”機會。
? 2. 多元變現方式,突破傳統“上班打工”模式
在 Web3 中,你的技能變現方式不止一份“工作”:
方式 | 示例 |
---|---|
💼 正職工程師 | 加入 Web3 初創團隊或鏈上協議公司 |
🔧 Bounty(賞金任務) | 去 Gitcoin / DoraHacks 上領取賞金任務 |
🧠 技術顧問 / Code Review | 成為 Solidity 審計師、協議顧問 |
? 開源貢獻者 | 貢獻代碼拿 Token、NFT、空投 |
📊 自主創業 | 做鏈上工具 / NFT 項目 / DApp 商業項目 |
Web3 的開放性使得“打工 + 做項目 + 持幣/空投”的組合型收入模型成為可能。
? 3. 從“求職”轉向“構建者”身份,重塑技術人的尊嚴感
-
Web2:寫業務、需求變動快、成就感低
-
Web3:可以主導合約、構建協議、參與創新機制設計
一個人就可以:
-
部署一個 NFT 項目
-
發行自己的代幣
-
創建鏈上 DAO
-
構建一套錢包系統
? 程序員可以脫離“螺絲釘”角色,成為 builder(構建者)或 founder(發起人)
? 4. 機會全球化、團隊遠程化,打破地域限制
在 Web2,很多 35+ 程序員受限于“崗位地域性”,尤其在非一線城市機會稀缺。
但 Web3 大多是遠程協作,典型如:
-
Ethereum Foundation
-
Arbitrum、Solana 等 Layer2 團隊
-
去中心化協議團隊(Uniswap、Lens、ENS)
-
各類 DAO(Developer DAO、Bankless DAO)
只要你能讀懂協議、看懂代碼、會調合約,你就能接觸全球機會。
?但也要正視:Web3 ≠ 容易轉型,仍有挑戰
問題 | 說明 |
---|---|
📉 市場周期性強 | 熊市時資金緊張,項目淘汰率高 |
🧠 學習門檻不低 | 要理解密碼學、合約、安全、Token 經濟 |
? 需安全意識強 | 智能合約一出錯就是金錢損失 |
? 沒有“大廠穩定”光環 | 小團隊多,缺乏組織護航和晉升路徑 |
🔄 總結:Web3.0 是 35+ 程序員的“技術再創業”機會
對于你來說 | 意義 |
---|---|
不是“躺賺風口”,而是“深耕機會” | |
用經驗換“建設型角色”,擺脫“過勞體力型崗位” | |
能用多項目+遠程+開源的方式重建技術人生自由度 | |
對掌握前端/后端 + Solidity 的全棧型工程師尤其有優勢 |
? 建議你可以這樣入場:
-
構建一個能上線的 DApp 項目(NFT、錢包、DAO)
-
在 GitHub 發開源代碼 + 英文 README
-
嘗試參與 bounty、開源項目
-
搭建你的個人開發主頁 + Web3 簡歷
-
探索加入遠程團隊或 DAO,兼職過渡轉正職
📘《35+ 程序員轉 Web3 的實戰手冊》
📂 包含:路線圖、職位渠道、遠程 DAO、簡歷模板、項目建議
如果需要請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