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充
拓撲圖(交換機串聯通信)
電腦A——交換機S1——交換機S2——電腦B
問:A和B如何通信?
- 首先A會將通信的數據封裝好,將源端口、目標端口,源地址、目標地址,源MAC、目標MAC封裝起來,但是此時的A是不知道B的MAC地址。
- A會檢查自身MAC地址表,發現找不到后,發送ARP廣播報文,從A——S1——S2——B尋找B的MAC地址,找到后將目標MAC返回給A。
- 知道B的MAC地址,A會將數據包發送給交換機S1傳給B,此時交換機S1會根據A發送的數據包檢查自身MAC地址表,查看有沒有B的MAC地址。
- 如果有直接轉發過去,如果沒有就啟動泛洪地址,向除連接A以外的所有接口泛洪,查找B的MAC對應的接口,此時交換機S2也會收到消息,然后直接泛洪找到B的MAC地址。
- 然后會給交換機S1返回B的MAC地址和對應的接口號,從而將A的數據發送給B
拓撲圖(雙網段連接外網)
(連接電腦A(166.0)和電腦B(167.0))交換機——路由器——外網
問:A和B兩個網段如何跟外網通信?
- 路由器的一塊網卡可以綁定多個IP地址,因此在和交換機連接的網卡上會分別配置166跟167網段對應的IP地址
- 電腦A和電腦B可以分別通過交換機連接路由器,通過對應網段的IP地址連接外網
路由器通信的原理(不是通過廣播查找未知IP地址)
1.拓撲圖
電腦A——R1——R2——R3——電腦B
2.電腦A封裝數據
- SIP:A(已知)
- DIP:B(局域網:查詢或訪問)(公網:DNS)
3.路由器查詢未知IP的方式
直連網段:直連網段不需要特殊配置,給直連網卡配置IP地址的同時,直連網段就寫入了路由表中
非直連網段
? ? ? ? 靜態路由:由管理員手工運算生成的路由路徑
? ? ? ? ? ? ? ? 優點:節約路由運算資源,轉發效率高
? ? ? ? ? ? ? ? 缺點:不適合復雜網絡,不適合多變網絡
? ? ? ? 動態路由:由路由器運算生成的路由路徑
? ? ? ? ? ? ? ? 優點:適合復雜網絡,適合多變網絡
? ? ? ? ? ? ? ? 缺點:動態路由協議眾多,每種特定都不一致,適合不同的網絡環境;學習成本高,對管理員技術要求高
拓撲圖(同網段路由通信)
電腦A——路由R1——路由R2(電腦C)——路由R3——電腦B
注:其中A與R1和B與R3之前配置了相同的網段1.0,同一個大網段中,邏輯網段重復。
問:電腦C和電腦A通信有什么結果(一個IP對應兩塊網卡)
? ? ? ? 路由器處理路徑是靠網段來處理的,因為雙側開銷一致,所以R2會開啟負載均衡,將數據均衡發送,一個包給A,一個包給B,再一個包給A,再一個包給B,對于C來說就是兩通兩不同,A收到后會回復,B收到后會丟棄,也就是丟包率會達到50%。
TCP/IP模型
各層協議
應用層
- HTTP——超文本傳輸協議(網站訪問Web)(Apache\Nginx)(IIS)?
- FTP——文件傳輸協議(網絡文件傳輸)
- TFTP——簡單文件傳輸協議(交換機和路由器的系統重裝——Console線)
- SMTP——簡單郵件傳輸協議(發信)
- POP3——郵局協議3代(收信)
- SNMP——簡單網絡管理協議(服務器監控)
- DNS——域名系統(域名和IP解析)
傳輸層
- TCP——傳輸控制協議
- UDP——用戶數據報協議
網絡層
- IP——網際協議(IP地址)
- ICMP——互聯網控制消息協議(互聯網探測 Ping tracert)(Linux? ?tracerout)
- IGMP——互聯網組管理協議
- ARP——地址解析協議(IP到MAC)
- RARP——反向地址解析協議(MAC到IP)
數據鏈路層
- PPP——點對點協議
- PPPOE——點對點撥號協議(撥號上網)
物理層
- 通信類協議,和網絡工程師,運維工程師關系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