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認識NoSQL
SQL | NoSQL | |
數據結構 | 結構化 | 非結構化(鍵值類型(Redis)文檔類型(MongoDB)列類型(HBase)Graph類型(Neo4j)) |
數據關聯 | 關聯的 | 無關聯 |
查詢方式 | SQL查詢 | 非SQL |
事務特性 | ACID | BASE |
存儲方式 | 磁盤 | 內存 |
擴展性 | 垂直 | 水平 |
使用場景 | 數據結構固定;相關業務對數據安全性、一致性要求較高 | 數據結構不固定;對一致性、安全性要求不高;對性能要求 |
二、Redis概念
Redis誕生于2009年全稱是Remote Dictionary Server,遠程詞典服務器,是一個基于內存的鍵值型NoSQL數據庫。
特征:
- 鍵值(key-value)型,value支持多種不同數據機構,功能豐富。
- 單線程,每個命令具備原子性。
- 低延遲,速度快(基于內存、IO多路復用,良好的編碼)。
- 支持數據持久化。
- 支持主從集群、分片集群。
- 支持多語言客戶端
三、Redis數據庫基本操作
Redis默認有16個數據庫,編號為0~15,且默認訪問0號數據庫
select 數據庫編號 選擇指定數據庫
dbsize 獲取當前數據庫鍵值對數量
flushdb 清空當前數據庫
flushall 清空所有數據庫
save 將數據保存至磁盤
bgsave 將數據異步保存至磁盤(后臺:Background)
lastsave 獲取最后一次成功保存的unix時間
四、Redis通用命令
KEYS:查看符合模版的所有key,不建議在生產環境設備上使用。
KEYS *
KEYS a*
DEL:刪除一個(或多個)指定的key。
del name
del k1 k2 k3 //返回刪除的個數
EXISTS:判斷key是否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