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破站上看到大佬李皆寧的技術路線分析,再結合自己這幾年的工作。發現的確是這樣,跟著大佬的技術路線去學習是會輕松很多,現在想想,這路線其實跟大學四年的學習順序是很像的。
本期記錄學習路線,方便日后查看。
傳統路線
下圖中藍色學習路線為傳統路線
1、定理原理
電路原理、電路分析等
2、分立無源器件
電阻容感、變壓器、石英晶振等
電阻容便不多說了,濾波電路、震蕩電路等離不開電感,變壓器同樣是基于電磁感應原理(電源上起隔離升壓降壓作用)
電橋電路,測量方面用的較多?
?
3、無源電路
即由無源器件構成的電路,分壓、分流、限流網絡、RC延時電路、濾波電路等
?4、分立有源器件
以半導體器件為主,常見的二極管、三極管、場效應管、穩壓管等
5、集成電路
這一步結合了分立無源、有源器件、無源電路和有源電路等,再配合一些集成電路芯片的使用(如運放),便能完成一個電路的設計。
再后面便會越來越復雜,比如放大電路、穩壓電路、濾波器設計等。畢竟電路就是要去實現某一特定功能的。
集成電路分模擬集成電路和數字集成電路
?
?
?高校路線
橙色路線為高校學習路線
部分高校會在學完原理后就進行數字電路的學習,接著學習數字集成電路(MCU、可編程邏輯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