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進一步學習了
? ? ? ?今天學習下VisionMaster中的卡尺工具:主要用于測量物體的寬度、邊緣的特征的位置以及圖像中邊緣對的位置和間距
二:開始學習
? ? ?1:什么是卡尺工具?
? ? ?如果我需要檢測芯片的每一個PIN的寬度和坐標,如果用邊緣直線或者邊緣點的話,那得一個一個畫,實在是太不方便了,那現在用一個卡尺工具就可以一次性測量出來,那是不是很方便
?2:應用場景:這個應用場景其實在機器視覺的場景下應用還是非常廣泛的
線線測量:如測量手機Cover Glass上白色區域的寬度或麥克風條形孔的間距。通過兩個直線查找模塊分別定位上下邊緣,再計算兩線平均距離
三:直接上案例
1:先導入需要測試的圖片集合
2:使用輪廓定位,把兩個組件的線連起來,這里是需要設定模版匹配功能,這樣圖像不管怎么旋轉都能準確定位圖像位置,具體操作步驟可以參考前面課程
3:拖入位置修正功能:這個非常重要,這里也不提了,可以參考上一篇筆記
4:拖入卡尺工具模塊
5:雙擊組件,開始設定參數:
?基本參數這里就是畫ROI,設定跟蹤參數和之前的工具是一樣的方法
運行參數:核心參數,開始設定
(1):邊緣模式:
? ?單邊緣:檢測指定區域內的邊緣位置,可用于定位、計數和判斷有無等。
? ?邊緣對:檢測指定區域內的邊緣間距 。應用為在工件尺寸測量場景中獲取特定邊緣對間的距離。
(2):濾波尺寸:用于增強邊緣和抑制噪聲,最小值為1。當邊緣模糊或有噪聲干擾時,增大該值有利于使檢測結果更加穩定。但如果邊緣與邊緣之間挨得太近,則這個參數不適宜過大
(3):邊緣閾值:邊緣梯度,只有實際的邊緣梯度數值大于這個設定值,才會有效檢測到邊緣
(4):邊緣0/1極性:?從黑到白:就是梯度變化是黑色像素向白色像素過渡的邊緣點
? ? ? ? ? ? ? ? ? ? ? ? ? ? ? ? ? ?從白到黑:就是梯度變化是白色像素向黑色像素過渡的邊緣點
? ? ? ? ? ? ? ? ? ? ? ? ? ? ? ? ? 任意:只要有梯度變化并且滿足條件的點
(5):邊緣對寬度:邊緣模式設置為邊緣對時,該參數才出現,期望輸出的邊緣對的像素間距尺寸。單獨調節該參數無法直接篩選出期望的邊緣對,僅當位置歸一化計分、相對位置歸一化計分、間距計分、間距差計分、相對間距差計分中一個或多個計分方式開啟時調節該參數有意義
(6):最大結果數:期望輸出的邊緣對最大數量,比如上圖中需要計算16個引腳的寬度,這里就可以設定16
(7):排序方式:設置最終輸出的邊緣點在當前結果頁簽的顯示排序,分為分數升序、分數降序、方向正向、方向逆向四種類型
(8):下面的其他參數結合官方說明去研究吧,其實實際在項目中的應用不大,只需要應用該模塊輸出邊緣位置信息即可
四:實測:上述設定好參數,開始實際測量看看效果,不同的檢測模式下的檢測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