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本周學習內容的整理總結,從技術學習、實戰應用到科研輔助技能三個方面歸納:
文章目錄
- 📘 一、技術學習模塊:TCN 基礎知識與結構理解
- 🔹 博客1:【時序預測05】– TCN(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tworks)基礎概念
- 🔹 博客2:【TCN實戰】- 完整代碼 + 注釋解析
- ?? 二、科研輔助技能:論文寫作與繪圖方法總結
- 🔹 博客3:科研論文寫作與圖表繪制工具總結
- 🧰 三、CSDN Markdown 技巧筆記(自用技巧)
- 🔹 博客4:CSDN Markdown 官方使用技巧
- 🧠 總結與思考
📘 一、技術學習模塊:TCN 基礎知識與結構理解
🔹 博客1:【時序預測05】– TCN(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tworks)基礎概念
[鏈接]
- 核心思想:
- 使用一維卷積(1D Conv)+ 空洞卷積(Dilated Conv) 建模時序關系;
- 采用因果卷積(Causal Conv) 避免未來信息泄露;
- 殘差連接(Residual Block) 用于提升深層網絡的訓練穩定性。
- 優勢:
- 更易于并行訓練;
- 捕捉長距離依賴能力強;
- 參數可控,易調優;
- 結構核心:
- 多層殘差塊;
- 每層卷積層使用不同的dilation rate;
- 輸出尺寸與輸入保持一致(padding處理);
📌 啟示:TCN 是 RNN/LSTM 的高效替代方案,尤其在需要并行計算和長序列建模時效果更佳。
🔹 博客2:【TCN實戰】- 完整代碼 + 注釋解析
[鏈接]
- 內容結構:
- 數據加載與滑動窗口生成;
- TCN模型結構搭建(基于 PyTorch);
- 模型訓練與預測可視化;
- 關鍵代碼點:
- 使用
nn.Conv1d
構建多層殘差模塊; - dilation、kernel size、padding控制 receptive field;
- 注意輸出reshape及多步預測場景下的處理方式。
- 使用
📌 啟示:實戰幫助理解 TCN 如何融合在預測任務中,也為未來自定義結構提供代碼參考模板。
?? 二、科研輔助技能:論文寫作與繪圖方法總結
🔹 博客3:科研論文寫作與圖表繪制工具總結
[鏈接]
- 內容涵蓋:
- 結構化寫作技巧(IMRaD框架);
- 圖表繪制推薦:
- Origin、Matplotlib、PPT美化插件、Graphviz 等;
- 推薦資源網站如:Tableau Public、SciDraw、論文圖復現倉庫等;
- 寫作建議:
- 段落首句明確主題;
- 先圖后文,圖注簡潔;
- 模型結構圖/流程圖建議用draw.io或LaTeX TikZ繪制。
📌 啟示:圖文并茂的表達不僅增強論文可讀性,也是科研成果傳播力的關鍵。早規劃、重邏輯、注細節是寫作核心。
🧰 三、CSDN Markdown 技巧筆記(自用技巧)
🔹 博客4:CSDN Markdown 官方使用技巧
[鏈接]
- 常用語法:
- 表格:
| 表頭 | 內容 |
+:--:
對齊方式; - 代碼塊:使用 ```+ 語言名;
- 數學公式:支持LaTeX格式(需要開啟數學公式顯示);
- 表格:
- 排版優化:
- 使用 HTML 標簽如
<br>
實現更細節布局; - 引用/高亮/目錄支持豐富;
- 使用 HTML 標簽如
- 附加技巧:
- 圖片可引用外鏈圖床;
- 支持 CSDN 專屬塊(如 Info、Warning 樣式盒)增強閱讀體驗。
📌 啟示:良好的排版直接提升內容專業性,建議寫博客時養成結構清晰、分段合理、圖文并茂的發布習慣。
🧠 總結與思考
模塊 | 內容 | 收獲 | 延伸方向 |
---|---|---|---|
技術 | TCN基礎 + 實戰博客 | 掌握TCN核心結構、實現原理與實用性 | 對比LSTM/Transformer,結合滑坡預測應用 |
寫作 | 論文結構與繪圖方法 | 強化論文邏輯構建與圖表表達能力 | 制作專屬圖模板、寫作風格訓練 |
工具 | CSDN Markdown用法 | 提升博客排版效率與專業度 | 可延伸到知乎、Notion、Typora等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