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上我是知道一點點的mpeg4的,但是貌似忘記了,本來要重新看mpeg4,結果有人告訴我h264肯定比mpeg4要好,結果就被派去看h264了,看完了一個什么白皮書以后,只好替h264吹噓一下了:
1。Intra prediction: 引入了從周圍象素預測的招數
2。Inter Perdiction: 把macroblock砍啊砍啊,分啊分啊,號稱可以預測的更好。雖然運動向量增加了,但是同時變成delta的樣子
3。Transform and quatization: 受騙了,有個seminor上lecturer告訴我h264里面有wavelet的。。。結果貌似沒有看到,不過h264沒有定稿,可能會有也未必啊。現在macroblock里面數據的組織方法變了,一個block分成了16(or 4)個小塊,每個小塊的dc和ac都重新排列組織,然后在編碼,號稱效率高。同時改進dct變幻,把dct和quatization結合起來做,取近似以后,大大增快速度(標準里面定義了變幻矩陣),這個還是頗牛啊。
4。Reconstruction Filter: 用filter取smooth 塊邊緣的blur。我看的版本的白皮書里面有2個threshold沒有定下來。
5。VLC: 現在有2中編碼方法,vcl和Context-based adaptive binary arithetic coding (CABAC),先說vlc。。。。我說不出好在哪里啊。。哭了,反正就是變了啊
6。CABAC:誰能告訴我,context model是個什么東西。。。貌似用來預測,然后在做編碼的。
7。Frame and picture managenent:? 關于picture的顯示順序的編碼我就不說了,其實也說不出哪里好,我的編碼理論就是爛啊。reference引入了long term和short term之分,也不是很新鮮啊,不過這招的確打打增加了壓縮率,這點倒是早有定論。悲劇會不會出現在編碼的效率?有沒有那個鳥codec真的搞出了reordering referece picture list?拭目以待。。。。
我做總結果然就是精練。。。。
本文來自CSDN博客,轉載請標明出處:http://blog.csdn.net/zergbird/archive/2004/08/12/73037.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