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組操作
元組也是一組有序數據的組合,和列表唯一的不同是,元組不可修改
列表 = 用鉛筆寫的清單(能擦能改)
元組 = 用鋼筆寫的清單(不能擦改)
創建元組
創建空元組
方式1:變量 = ()
方式2:
變量 = tuple()
創建單個元素的元組
方式1:變量= (值,)方式2:變量 = 值,
創建多個元素的元組
方式1:變量 = (值,值...)方式2:變量 = 值,值...
基本操作
訪問元素
變量[索引]
注意: 元組中的元素,只允許訪問,無法修改,刪除 及 添加。
序列操作
序列操作:索引,分片,最大值,最小值,長度,加法,乘法...
元組相加
變量 = 元組1 + 元組2
結果:新的元組
元組相乘
變量 = 元組 * 整數
結果:新的元組
索引操作
變量[索引] 只能訪問不能修改和刪除
分片
格式:變量[:] 獲取整個元組的元素
格式:變量[開始索引:] 從開始索引的元組截取末尾
格式:變量[:結束索引] 從開頭截取到結束索引之前
格式:變量[開始索引:結束索引] 從開始索引位置截取到結束索引之前
格式:變量[開始索引:結束索引:間隔值] 從開始索引位置按照間隔值截取到結束索引之前
成員檢測
格式:值 in 元組 作用:檢測一個值是否在元組當中
格式:值 not in 元組 作用:檢測一個值是否不再元組當中
序列函數
len()
獲取元組的長度
max()
獲取元組中的最大值
min()
獲取元組中的最小值
tuple()
創建空元組或者將其他序列轉化為元組類型
元組的遍歷
for ... in
變量 = (值1,值2,值3...)
for 變量 in 元組:使用變量獲取元組的每個值
while
i = 0
while i<len(元組):使用元組變量[i]訪問每個值i += 1
遍歷長度相同的多級元組
元組 = ((值1,值2...),(值1,值2...)...)
for 變量1,變量2.. in 元組:使用變量1和變量2
遍歷長度不同的多級元組
元組 = ((值1,值2...),(值1,值2...)...)
for 變量1 in 元組:for 變量2 in 變量1:使用變量2獲取每個值
直接獲取二級元組的值
tuple1[1][3]
元組內涵/元組推導式
基本格式:
格式: 變量 = (i for i in 元組)
結果:不是元組而是一個生成器
帶條件格式:
格式: 變量 = (i for i in 元組 if 條件表達式)
結果:不是元組而是一個生成器
多循環推導式:
格式: 變量 = (x+y for x in 元組1 for y in 元組2)
結果:不是元組而是一個生成器 x+y可以是其他操作
帶條件的多循環推導式:
格式: 變量 = (x+y for x in 元組1 for y in 元組2 if 條件表達式)
結果:不是元組而是一個生成器 x+y可以是其他操作
元組函數
index()
獲取指定值在元組中的索引值
格式:元組.index(值)
返回值:整數
count()
計算某個值在元組中出現的次數
格式:元組.count(值)
返回值:整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