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被記錄的最大初衷在于從創業公司的CEO轉變成阿里巴巴的一名開發專家,打心底觸動了心靈最深處的一次學習經歷,無論成長、挫折、困難、收獲都烙在心里。
寫文章的思路:
- 背景(認清現狀)
- 管理(闡述自己的理解)
- 挖掘(累積打仗經驗)
- 規劃(參與感)
- 布局(我們不是螺絲釘)
背景
2015年,直播正熱,大大小小的公司紛紛進入市場,我們小公司難道也要跟風嗎?NO,會死的很慘,這是我做決策時最痛苦的一刻,我們必須做直播后市場,主播每天在直播過程中會產生很多有==分支價值==的內容,例如:唱歌、跳舞橋段,于是我們做短視頻社交,讓主播結束后在拍立秀平臺上也能持續賺錢。
創業成功率太低了,我們也是像大家預想結果那樣,資金鏈斷裂讓我們失敗了。后來就來到阿里巴巴,作為一名開發人員,新加入一個公司,我不是主管,沒有所謂的KPI、權利等管理工具,我應該怎么做才能脫穎而出呢?保持好奇心、虛心學習的心態。
認清自己的現狀,通過擁有的經驗與價值應該如何快速建立個人品牌,除了分析自身現狀之外,也要結合團隊和業務的現狀,最大化的發揮自己的優勢,最大程度地放大結果,微妙的運營技巧會給你不少幫助。
管理
管理,是指管理主體組織并利用其各個要素(人、財、物、信息和時空),借助管理手段,完成該組織目標的過程。
我所了解到的管理有四種:沒有管理
、目標管理
、價值管理
、認知管理
。
接下來會圍繞我在用的 認知管理
這個方式進行展開闡述,有可能不完全對,但我希望能分享出來,大家給予糾正。
從團隊分享的氛圍這個事情來講,如果我們把團隊內的分享當做任務來做,僅僅為了完成任務了事 目標管理
,那么給團隊帶來的可能就是沒有干貨的分享,對分享者、聽分享者都是不負責。
那換一種方式 認知管理
,如果我們把團隊內的分享作為為 InfoQ 提供內容的話,�不積極參加分享的同學就缺失了一條優質的渠道,參加分享的同學可能得到廣大開發者認可和贊同的機會,是否積極參加分享就是下屬在認知層面上需要分析的問題了,附送的好處就是 ==快速發現== 團隊內優秀的人。
應該會有更好的管理方式,歡迎讀者在評論區與我分享,我很樂意學習更多有價值的事情。
前線作戰的開發同學,往往能接收的外部信息太少,主管如何做才能做到對下屬負責呢?
挖掘
吸收信息:
在主管層面上可以吸收的信息有很多,戰略層、業務層以及高層主推項目,信息輸入越多,�判斷難度就越大,如何形成自己的過濾條件?看清團隊處的位置,�前線作戰,戰友肯定不想敗仗,而且想漂亮的打勝仗,有個小技巧 用戶之聲
,如果不解決xxxx問題,我們的業務在xxxx年后就會遇到瓶頸,==恐慌==
分析信息:
先分析用戶之聲還是先分析業務?我選擇先分析業務,因為用戶的聲音有可能是偽需求,先分析長時間在跑的業務,有什么問題,效率/體驗/流程繁瑣/操作復雜?再進一步剖析用戶的聲音,找出突破點,戰友的槍有限,針對一個點突擊,==有效==
看透信息:
用戶聲音一邊吐槽還一邊在用,業務固有的屬性與價值暫時沒有替代品,用戶忍著痛苦也要用,業務肯定能給用戶帶來價值,每一份價值都有跡可循,==抓住價值==
我們呼應一下上文提到,如何做才是真正對下屬負責?吸收有價值的信息 - 分析有突破口的信息 - 看透信息并抓住價值
規劃
通過挖掘出來的價值,前提是大方向不能與公司戰略層出現偏差(創新業務除外哈!),�承認團隊內人員能力殘差不齊的事實,接受這個事實,從而會引出 時間管理
、資源管理
。
�每一年都有4個季度,每個Q應該做什么,Q2如何銜接Q1?
剖析價值:
人脈關系在人生職業無處不在,避免內部資料外漏,從宏觀角度去描述問題,找前投資人、相關公司CEO來針對一個主題進行剖析,他們的時間很寶貴,�我們必須通過總結上文所提及的 價值
制定一個討論范圍。
分解價值:
畫餅?虛而不實,把一個很大的價值,按團隊情況進行分解價值,以我之前接觸的一個Case來敘述自己的經歷 App引流量的項目
,想必一個產品的流量是非常主要,那我們需要解決業界上哪些什么難題呢?引流的前、中、后,都有對應的問題。
- 渠道歸因
- 投資回報率
ROI
- 流量在站內的流向和行為
- 投放策略
執行路線圖:
假定:我們在Q1集中解決 渠道歸因
,Q2試運作,驗證歸因準確率。
從而在Q2就解決 投資回報率
的問題,大家可能會問,解決投資回報率有什么好處啊?如果== ROI
> 1 ==,那就表明投放對應的廣告是賺錢的,流量越多越好。
當然我們都知道不可能這么順利的,需要在Q3解決 流量在站內的流向和行為
,�沉淀每一次廣告投放在站內的數據,必須沉淀。
廣告投放的策略可以從Q3沉淀的數據進行可視化與可探測,從而反哺引流前決策環節上,Q4要解決數據可視化與可探測也是必然性的規劃
布局
很多人就會疑問,文章2/3的篇幅都沒有提及到團隊人員的成長,垃圾管理,這不就來了嘛!
前面的規劃,難道是主管一個人去執行落地嗎?NO,主管有責任幫助團隊內每一位同學成長,打仗靠團隊呀!
規劃在執行落地時,每個關鍵節點都需要能力匹配的人跟進和處理,分析團隊人員的技術能力,結合各個方面,給每一位同學一個 最亮點
的標簽,�最大力度的放大標簽效果,盡量在管理團隊層面上穩固相應的標簽,逐漸形成團隊獨特的優勢,每一位同學都有可能在管理團隊面前進行表現自己。
認知管理
再次出現了,每一同學如果不發揮自身固有的標簽能力,那么就會流失在管理團隊面前表現自己的機會。
- 技術分享氛圍(技術是立足之本)
- 適當放權�(提供管理環境)
- 無私思維(建立羈絆,同事不是工具)
整個規劃的每一步關鍵工作都要合理安排,同對應同學溝通意愿是否與他本身的個人目標吻合,給出自己的建議,共享目前準確地信息,做到信息互通,不要害怕下屬超越自己,��自己保持好奇心與虛心學習心態,想必會是一道很厚的墻,不斷共同進步才是健康的氛圍。
同學們的成長在整個規劃中發揮著多大作用,不僅關系到前面挖掘的價值和規劃,同學在哪個位置才能發揮自己最大的優勢,還需要進一步的布局,投資都有區分天使、ABCD輪等等,那你在同事身上你投資了什么?
- 接納下屬時而失敗(提供一定范圍的成長機會)
- 分清是非黑白(保證一定的公平公正)
- 打勝仗,適當鼓勵(沉住氣,保持平常心)
- 團隊外所有人都不相信時,選擇擔當(你也要堅信,為團隊負責)
作者:曾憲華
鏈接:https://www.jianshu.com/p/3efe0b2bcd86
來源:簡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