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4日,由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主辦,《中國教育網絡》雜志承辦的“2013年異構計算與OpenCL編程師資培訓”第一站在清華大學召開(第二站將于2013年10月16日在廣州舉行),主要針對各大高校的計算機領域教育工作者,為期兩天半,本次活動也得到了AMD的大力支持。活動首日上午,邀請到了AMD中國游戲、軟件合作與異構方案總監楚含進,AMD院士Gary?Frost,Khronos?Group商務副主席Erik?Noreke及清華大學高性能研究所教授陳文光,與參會者共同探討了傳統計算體系結構和軟件編程模型隨著異構計算技術發展所帶來的技術變革,及OpenCL異構開發和優化技術。
AMD教育合作部高級經理樂平介紹到場嘉賓
AMD院士Gary?Frost:從軟件的角度看HSA
AMD院士Gary?Frost( 演講視頻)
AMD院士Gary?Frost在主題演講中,詳細介紹了新興的異構系統架構HSA。據了解,HSA為一種智能計算架構,通過無縫地分配相應的任務至最適合的處理單元,使CPU、GPU和其他處理器和諧工作在單一芯片上。
更多內容可參與Gary?Frost的演講PPT:
AMD中國游戲、軟件合作與異構方案總監楚含進:AMD之于異構計算領域的貢獻
AMD中國游戲、軟件合作與異構方案總監楚含進
AMD中國游戲、軟件合作與異構方案總監楚含進主要介紹了AMD在異構計算領域所做出的努力與貢獻。現有AMD技術下載專區、AMD異構開發者社區,并舉辦了GUP?Saturday線下活動及AMD高校異構計算應用大賽等。
Khronos?Group商務副主席Erik?Noreke:明日的技術與教育工具?
Khronos?Group商務副主席Erik?Noreke( 演講視頻)
Khronos?Group商務副主席Erik?Noreke在主題為《明日的技術與教育工具》的演講中,重點介紹了OpenCL生態系統及OpenCL?2.0(預測版)新特點。他指出OpenCL 2.0預測版大大加強了內存和執行模型,以應對新興的硬件性能并為開發者提供更高的靈活度、功能和性能。
更多內容請參見Erik?Noreke的演講PPT:
清華大學高性能研究所教授陳文光:并行編程領域中的兩大法則
清華大學高性能研究所教授陳文光( 演講視頻)
清華大學高性能研究所教授陳文光在主題演講中分享了其在并行編程領域的研究成果。他指出Amdahl定律和Gustafson定律為該領域的兩大法則。并行計算領域現存的主要問題包括并行性識別、加載平衡、適合的同步。
現場眾多的參會嘉賓
參會者與演講嘉賓合影
接下來的兩天,來自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中科院計算所、華南理工大學及AMD的多位教授、資深工程師對所有參會者進行了實戰培訓,內容包括主題演講、案例分析及上機操練。 活動最后為考評測試環節,通過評測者將獲得由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 頒發的相應證書。
接下來兩天的部分演講PPT及視頻觀看請見下:
● 視頻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教授朱虎明:OpenCL教學實踐經驗分享
- AMD資深工程師謝海波:OpenCL編程與優化(上)
- AMD資深工程師謝海波:OpenCL編程與優化(下)
- AMD資深工程師謝海波:OpenCL簡介?
- AMD資深工程師陸璐:一個OpenCL編程實例
- AMD資深工程師陸璐:異構系統的體系結構 (HSA) 和軟件生態系統
- 中科院助理研究員賈海鵬:基于OpenCL的高性能OpenCVCL庫
●?PPT
- AMD資深工程師陸璐:異構系統的體系結構 (HSA) 和軟件生態系統
- AMD資深工程師謝海波:OpenCL編程與優化(上)
- AMD資深工程師謝海波:OpenCL編程與優化(下)
- AMD資深工程師謝海波:OpenCL簡介
關于異構開發和OpenCL編程的更多信息和資料,請關注:?CSDN異構開發技術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