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ositive)表示預測為正樣本,N(negative)表示預測為負樣本,T(True)表示預測正確,F(False)表示預測錯誤。
TP:正樣本預測正確的數量(正確檢測)
FP:負樣本預測正確數量(誤檢測)
TN:負樣本預測錯誤數量
FN:正樣本預測錯誤的數量(漏檢測)
1.準確率:正確樣本占總樣本的比例
Accuracy=(TP+TN)/(TP+TN+FP+FN)
2.精確率:正樣本預測正確占正樣本的比例
precision=(TP)/(TP+FP)
精確度低,召回率高的解決辦法:
模型把大量背景(負樣本)錯判成目標(正樣本 )。
主要原因不外乎數據本身有問題:1、圖片上目標沒有標全,有大量沒標注的 ,這樣會導致模型其實學到了目標物特征,但是真值是負樣本(沒有標注);2、圖片上目標標的太仔細,把非常小像素的目標(特征跟背景相差不大)都標了,這樣也會導致模型錯把背景當成目標 。
3.召回率:正樣本預測正確占實際正樣本的比例
R=(TP)/(TP+FN)
為了找到所有正樣本。
召回率低,精確度高的解決辦法:
對錯誤的標注樣本進行修正。
4.平均精度AP
AP就是Precision-recall 曲線下面的面積。
5.map
當我們把所有類別的AP都計算出來后,再對它們求平均值,即可得到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