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做兩個核心學術期刊的“數字圖像處理”類審稿專家有一段時間了,在審稿過程中發現存在很多問題,所以在此就撰寫學術論文過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項,跟大家交流一下(當然,文中的很多觀點也是一些資深主編的看法)
?
★1、標題
標題是以最恰當、最簡明的詞語反映論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內容的邏輯組合,對編制標題的要求是:準確得體(外延和內涵恰如其分)、簡短精煉,還要醒目。
有些作者不但愛加“研究”、“技術”,還愛把兩個詞連用。“技術”、“研究”與“技術研究”什么區別?標題要精煉,連“的”字都要盡可能省略,能用兩個字表達為什么要用四個字?常審文稿的專家對此十分反感,請大家記住,任何文章、報告、申請書中都不要連用“技術研究”。
?
★2、摘要
摘要要有實質內容,要反映論文三個方面的要點:
①研究的原因(要解決的問題,引言的要點);
②主要研究內容(正文的要點);
③結論和成果(結論的要點)。
標準規定論文摘要一般不超過200至300字
摘要應開門見山,不得使用“本文……”的字樣。
★3、關鍵詞
關鍵詞要反映所屬門類,而不一定是文中的高頻詞。
關鍵詞提取原則與標題相反,宜大不宜小。
關鍵詞排列最好按范圍大小,先大后小。
標準規定關鍵詞數量為3~8個。
?
★4、引言
???? 引言屬于整篇論文的引論部分。目的是讓讀者知道要解決什么問題(憑什么要寫這篇論文)并點出解決方法。
引言應鮮明簡潔,不要圖表、公式,一般不用小標題。
引言必須包括三方面:
①概念,以非專業人士也能看懂的通俗語言描述研究方向、范圍或用途。
②起點,即國外、國內研究歷史、現狀及存在的不足或空白。
③點題,點出為解決上述不足而提出的方法(或其它創新)。
點到為止。不要自我評價。
?
★5、正文
歸納起來論文的正文一般包含三個方面:
①鋪墊,可以包括引言篇幅容不下的基礎概念、國內外發展狀況、量化現狀和問題,以及系統簡介等。以便與非專業人士的知識銜接,使人能看得懂后面的主題和證明。鋪墊的篇幅要少于后兩部分,不要喧賓奪主。
②主題,闡明想做或已經完成的是什么方法、什么電路、什么機構等,以及原理、特點、關鍵技術等。
③證明,通過理論推演、誤差分析、仿真、實驗或算例及其分析、小結,證明主題的正確性、優越性、可行性。
??????很多論文在仿真或實驗之后,給出一堆曲線或實驗記錄表就結束了,這也不行,要有數據處理,要有分析。
?
★6、結論
論文最終的、總體的結論。不十分肯定時可用“討論”代替“結論”,但不應使用“結束語”、“小結”、“總結”之類標題。
結論中不應有圖表、公式。
結論是畫龍點睛處,應包括論文的全部閃光點。
?
?
★7、參考文獻
?
列出作者在研究范圍內所看過的國內外文獻,不限于中文。
?
參考文獻有規定的格式,每份一段,懸掛縮進,字段依次為:[序號]作者姓名.標題.書刊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月:頁碼
?
參考文獻不宜過陳舊,教科書不宜多。
?
參考文獻與引言呼應,反映作者跟蹤技術發展的眼界和敏銳性,反映作者知識的廣度和深度,反映作者有資格說自己是創新。當你確實把握了本方向的國內外發展狀況時,參考文獻就是該研究方向最有價值文獻的目錄。根據參考文獻順藤摸瓜是迅速了解某一方向國內外研究狀況的捷徑。反之,只有兩三篇陳年教科書,無異于不打自招,承認自己不學無術。
?
因此,參考文獻數量不可過少,例如中國科協期刊優秀論文評選要求研究性學術論文參考文獻不少于20篇。即使沒有獲優秀論文的奢望,10篇左右也還是需要的。
本文轉自:http://xiaozu.renren.com/xiaozu/252226/335670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