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由KCC@南京、中科南京軟件研究所、傲空間、PowerData聯合主辦的 KCC南京“數字經濟-開源行” 的活動已圓滿結束。此次活動,3 場主題研討,11 場分享,現場參會人數 60+,線上直播觀看 3000+,各地小伙伴從北京、上海、武漢、青島、杭州、合肥、蘇州等地奔赴南京會場,會議話題以數字經濟建設展開了一場精彩紛呈的開源活動分享。
活動名稱:KCC南京"數字經濟-開源行"
簽到時間:11月26日 09:00-09:30
活動時間:11月26日 9:30-17:30(中午12:00-13:30休息)
活動地址:南京市江寧區研創路266號麒麟人工智能產業園A4樓
活動人數:60+
主辦方:KCC@南京、中科南京軟件技術研究院、AO.space 傲空間、PowerData
發起人:董吉甫、袁大慶、馬證、李奇峰
活動開場 ,KCC@南京負責人董吉甫(此次活動策劃項目經理),為大家介紹此次活動由來,歡迎大家入席。
主持人李奇峰為大家解說今天活動內容安排
莊表偉 "一種可能的開源經濟學模型"
莊表偉(開源社理事執行長):
依據《信息技術 開源 術語與綜述》描述的開源的定義:開源,即在軟硬件開發、 數據與信息共享中廣泛采用的開放式協作模式,協作的產出物符合開源許可證條款的要求。開源是參與主體在基礎設施之上針對對象在遵循一定規則下的一種開放式協作模式, 其目的是為了能產生公開復用的產出物。使用者通過許可證的方式, 在遵守許可限制的條件下, 可自由獲取源代碼等,并可使用、 復制、 修改和再發布。
我們如何來理解這段話呢?首先我們得理解開源的本質是什么,在了解之前,我們得清楚開源定義中的關鍵詞有“開放協作”與“公共復用的產出物”這兩個。而對于公共復用的產出物,更加準確的定義是:Digital Public Goods(數字公共產品)(參見https://digitalpublicgoods.net/standard/了解)。由此可知,開源的本質是以開放式協作的方式,創造數字公共產品。
在DPG的定義里,列舉了:digital public goods to be: open-source software, open standards, open data, open AI systems, and open content collections。在莊老師看來,數字公共產品,就是以數字形式凝聚的人類知識。大致可分為兩大類,即能夠被機器直接運用的知識,以及需要通過人類閱讀才能應用的知識。前者包括代碼、數據、AI 系統,后者包括文檔與標準。由此可知,開源生態圈等于數字知識公地。
一個開源項目創造出來的產品是能為全世界節約時間的,這便是一個開源項目的價值。總的節約時間等于用戶數量 乘以節約的單位時間。即使一個項目,不再有社區繼續維護,只要還有用戶繼續使用,就會持續的為社會創造價值。節約時間有多種形式,源代碼直接就能運行這是節約時間,好的文檔也能節約時間,好的社區還能節約時間。
例如:A 企業與 B 企業,生產同類產品,假設開發一個產品的復雜度,都是 100 人/年。A 企業的產品中,包含 80% 的開源成分,B 企業的產品中,包含 90% 的開源成分。我們本著保守合理推論(取一般情況,技術均衡、工資結果相等的情況),大致能夠了解,A 企業的開發人員,大約 20 人,B 企業的開發人員,大約 10 人。我們不難看出 B 企業的經營成本,大約只有 A 企業的50%。由此可知,越是善于使用開源的企業,競爭力越強。
開源能為企業節約經營成本,但也存在很多企業不善于使用開源的情況存在。所謂不善于使用開源是什么原因,在廣義上講數字知識可分為兩大類,能夠被機器直接運用的知識,以及需要通過人類閱讀才能應用的知識。除了這些,其實還有一類知識,尚未被數字化,并放入公地的知識。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更加擅長處理復雜的問題這是高手;一些公司,比另一些公司,更加擅長于某一領域解決問題這是高競爭力企業。企業在策略選擇上,全部自己開發;使用開源,并招聘足夠多的高手;使用開源,并花錢購買外部服務等這些情況都將導致企業不善于使用開源。
企業善于使用開源,企業就得明白企業對開源的邏輯,即理解開源與金錢的流動關系,如下圖所示:
公地的價值上漲,用戶市場上升;知識落差上升,產品的銷售價格也會上升。當一個企業對外開源,會帶來兩個結果,即公地的價值上升與知識落差下降。當一個企業,積極貢獻開源時,可能會帶來另外兩個結果,即提升自己在市場份額中的占比與培養自己潛在的競爭對手。這里,建議企業對外開源的策略:
在市場成長的早期階段,盡可能多的對外開源,培育市場對“我”的品牌認知與忠誠度;
在市場成長的中期階段,有選擇性的對外開源,保持節奏,選擇填平哪一段知識落差(競爭對手具有優勢的那一段);
在市場進入衰退期以后,減少投入,吃盡紅利再走。
另外,我們如何判斷開源組織的價值,主要依據以下這些來判斷:
幫助多少人,成為開源人?成為更好的開源人?(激勵多少人,留在開源社區,持久貢獻?);
幫助多少開源項目,變得更有價值?(更好用,更多人用?);
維護整個知識公地,保值增值(供應鏈安全、生態健康、凝聚共識);
間接貢獻很難計算,卻不可或缺。
再有,從時間、價值的角度,更多的思考:
點 star 的價值有多大?
幫助傳播,提升使用可能性;總數幾千、幾萬,帶來的某種“認證”效果;某個 KOL 點擊 star,帶來的傳播效果。提 issue 的價值有多大?
改進開源項目,提升產品質量(增加功能);節約遇到同類問題的用戶的時間;增加同類用戶使用的可能性。減少分裂的價值有多大?
技術架構趨向一致,能夠極大的節約開發者的時間。
結語:“一種可能的開源經濟學模型”由此即將誕生,這也將在知識與時間之間,建立相關聯系,知識越多,越能夠節約時間;我們將開源視作一種全世界共建數字知識公地的協作努力;同時也將以時間為衡量單位,評估開源的價值。在這種模型之下,我們也將迎來重新思考我們的公共政策等方式。
王云鵬老師 "LLM大模型和企業級專屬知識庫構建"
王云鵬(螞蟻集團):
LLM 會從海量文本中學到語言知識和世界知識:
語言知識是指詞法、詞性、句法、語義等知識。LLM 可以學到各種類型的語言知識。
世界知識包括事實知識和常識知識。例如,“拜登是現任美國總統” 屬于和拜登相關的事實知識;而 “太陽從東方升起”屬于常識知識。
LLM 無法獲取最新信息以及事實性錯誤。
缺乏最新信息:訓練語料更新不及時以及大模型的訓練周期相對較長,都會導致大語言模型在事實準確性和信息可靠性方面存在問題。
存在事實性錯誤 (幻覺 Hallucination):模型生成的文本自然流暢且語法正確,但實際上毫無意義且包含虛假信息。
存在事實性錯誤 (幻覺 Hallucination):模型生成的文本自然流暢且語法正確,但實際上毫無意義且包含虛假信息。
更多內容參見王云鵬老師《LLM大模型和企業級專屬知識庫構建》2-王云鵬-LLM大模型和企業級專屬知識庫構建.pptx
張成老師 "ShardingSphere:構建數字經濟時代的數據生態系統"
張成(SphereEx 研發工程師 Apache ShardingSphere Committer):
ShardingSphere 是一款開源的分布式數據庫生態系統。
可以將任意數據庫轉換為分布式數據庫,并通過數據分片、分布式事務、加密、彈性伸縮 等能力對原有數據庫進行增強。ShardingSphere 遵循 Database Plus 理念,旨在構建異構數據庫上層的標準和生態。ShardingSphere 關注如何充分合理地利用數據庫的計算和存儲能力,而并非實現一個全新的數據庫。它站在數據庫的上層視角,關注它們之間的協作多于數據庫自身。
更多精彩內容,參見張成老師原PPT《ShardingSphere:構建數字經濟時代的數據生態系統》4-張成-ShardingSphere:構建數字經濟時代的數據生態系統.pptx
李奇峰 "參與開源的收獲-我與 PowerData 社區的故事"
(此次活動主持人)
李奇峰(PowerData 社區主理人):
熱愛開源,奉獻開源,自 2021 年接觸開源開始,積極參與開源分享與開源精神傳播,參與開源社區并組織開源分享活動,以線上直播為主,邀請各類開源參與者與技術愛好者進行分享交流。
更多內容,參見李奇峰《參與開源的收獲-我與 PowerData 社區的故事》3-李奇峰-參與開源的收獲-我與PowerData的故事.pptx
莊表偉、林旅強老師主持的研討會 "開源如何助力數字經濟發展,打好數據底層的建設,共話開源"
參會嘉賓的每一個問題,在莊老師、林老師耐心的講解下,都一一得到了充分的認識。
林旅強老師 "《開源人宣言》解讀"
林旅強(開源社聯合創始人,前華為云 AI 開發者生態總監,云計算開源產業聯盟專家):
《開源人宣言》解讀,認為,開源共同體所承載的開源人對美好未來的共同向往。開源人大致分為三類,一是 Coder:寫開源的人;二是 User:用開源的人;三是 Promoter:推薦傳播開源的人。
當然,首先開源人是具備開源精神的。何為開源精神,經過常年的觀察研究表白,開源精神主要有分享(Sharing)、開放(Openness)、平等(Equality)、協作(Collaboration)、創造美好世界(Build a Better World)這些內容構成。分享,即當一個軟件工程師寫出一個不錯的軟件,他不會敝帚自珍,不會故步自封。他樂于分享,是因為他相信:這個軟件可能會對別人也有幫助,更會有人幫助他,一起做出更好的軟件。西諺有云:贈人玫瑰,手留余香。我們都相信,樂于分享是一切善舉的開端。開放,即在很多方面,開放都非常重要。不僅僅是開放源代碼,更包括公開透明的社區。這樣的社區能夠吸引更多的朋友加入。也能夠幫助新來者,理解并認同社區規則。還能夠促進監督以提升社區運行的程序正義。開放還包括歡迎一切的可能性,開源是世界的,也歡迎來自世界任何一個角落的使用者、參與者和貢獻者。中國諺語有云: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我們都相信:公開透明是一切良好協作的基石。
?更多內容,參見林旅強 PPT “《開源人宣言》解讀” 的內容5-林旅強-KCC南京-“開源人宣言”解讀:開源共同體所承載的開源人對美好未來的共同向往.pptx?
陶冶老師 "商業數據不正當競爭糾紛的類型化研究" 分享
陶冶(國浩律師(南京)事務所 律師):
在《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條第二款:“本法所稱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是指經營者在生產經營活動中,違反本法規定,擾亂市場競爭秩序,損害其他經營者或者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的行為”。由此可知,本法案強調的是保護競爭,而不是保護競爭者。
在此之前,我們判定的基本立場是數據和信息的二分。信息是指“用于消除不確定性的東西”(香農《通信的數學理論》);數據是指“信息的可再解釋的形式化表示,以適用于通信、解釋和處理”(ISO/IEC 2382:2015)。
與此同時,我們還需要了解哪些是損害市場競爭秩序的情況,直接搬運數據:(一)不表明出處,如車質網訴奧蒂思公司案;(二)表明出處,如大眾點評訴百度案。另外還有,帶有偏見的數據產品案例,如字節跳動訴百度案、螞蟻金服訴企查查案;違反抓取協議案例,如新浪微博訴脈脈案;獲取公開數據開發數據產品案例,如淘寶訴聰明狗案,淘寶訴載和公司案,愛奇藝訴搜狗案;限制數據抓取行為案例,有字節跳動新浪微博案,奇虎公司訴百度案(這是一個反例);單純獲取非公開數據按,如新浪微博訴蟻坊公司案。
張小豐老師 "數據合規的基本框架" 分享
張小豐(國浩律師(南京)事務所 合伙人):
張律,普及數據法務知識上,給大家講解了數據保護觀點,通過哪些內容依據產生,同時也講到了數據的重要性,包含了個人信息、非個人信息(國家核心數據、重要數據、一般數據)及網路安全與數據合規,重要依據網信辦-2011 的發文,網信辦的規范性文件,這個是我們應該高度關注的。再有數據局最近成立,了解數據需要關注數據局的要素行動,還有國安、 密保局等,網絡安全法-安全庫 (網絡安全體共同命運)也是參考內容依據。另外還給大家講解了數據安全法-數據安全保護義務內容。其中提到敏感個人信息,14 歲以下是構成個人敏感信息的。法律上的匿名化指針對個人信息無法還原的信息設定稱為匿名化。另外,匿名化內容如能還原,則造成違規。在這個過程大家各自發表了多條內容疑問,如前臺資源、后臺知名(分析識別 處理者接收方),目前僅可查到是數據集的版權有些保護,當然我國法律在這塊也會隨著當下數字經濟特定環境下發展逐步完善。關于個人隱私信息、法律如何判斷、主要根據行為來判定。比如因為個人隱私數據泄露導致你維權請的律師費用,不良影響等等。
更多內容請參見張小豐老師ppt《數據合規的基本框架》7-張小豐-數據合規的基本框架.pptx
研討會 "開源與知識產權與開源權益" 陶冶律師主持,參會嘉賓積極向兩位律師請教關于數據內容的法務知識,兩位律師逐一為大家解惑。
仇文超老師 "讓個人擁有自己的數字身份:AO.space DID 設計與實踐"
仇文超(中科院軟件研究所研發工程師):
去中心化標識符 (DID) 是一種新型可驗證的去中心化數字身份,具有全局唯一、可加密驗證、去中心化、高可用、持久化特點。DID 標識符只是表示一個身份的標識符,不包含身份的信息。而 DID 文檔就是用于描述身份詳細信息的文檔,一個 DID 標識符關聯到一個 DID 文檔。DID 文檔中沒有任何和你個人真實信息相關的內容,比如你的真實姓名、地址、手機號等。其中包含了每一個憑證對應的公鑰。
AO.space DID,是國內自主研發的數字身份開源項目,在數字經濟建設中,打造數字身份,具有參考學習性強、可實踐性強、共治、貢獻等特點。
更多內容參見仇文超老師 ppt《讓個人擁有自己的數字身份:AO.space DID 設計與實踐》9-仇文超-讓個人擁有自己的數字身份 AO.space DID 的設計與實踐.pptx
杜金房老師 "做開源順便掙點錢"
杜金房(小櫻桃科技 CTO,FreeSWITCH 中文社區創始人,RTS 創始人等):
杜老師為大家介紹了自己的跨入 IT 行業是從 1999 年,先是交換機,再到程控交換機,再到軟交換,及如何創辦 FreeSWITCH 中文社區.... 與此同時,也分享了在這過程中,開始寫博客、寫書,印象深刻的一句話是“一本不夠,就寫兩本,兩本不夠就寫 10 本,10 本不夠就寫 100 本....”,其中也談到了如何受開源影響,自己的第一桶金故事等等。
更多精彩內容,參見杜金房老師 PPT《做開源順便掙點錢》8-杜金房-做開源順便掙點錢.pptx
丁爾男老師 "刨根問底,夯實數字經濟的技術基座——開源根軟件漫談"
丁爾男(凹語言聯合發起人):
開源根軟件,是指軟件更底層的基礎建設,也就是我們如何研發軟件、如何使用軟件的底層基石。而如今我們,絕大多數開發者開發軟件都是使用的已有的國外編譯器、編譯語言開發軟件,如常見的編譯語言 C,C++,Java,Pyton,Go 語言等,這些都均是其他國家人開源,并在廣泛使用,而在使用這些基礎編譯過程中,任何一個基礎語言軟件出現后門,那將是哀聲一片。如我們熟知的事件有貝爾實驗室Unix后門事件、XCode 2015 后門事件等。基于這些思考,在數字經濟發展階段,數字化時代,我們也得需要自己的編譯語言。故此,一個草根團隊驅動的國產編程語言——凹語言誕生。
了解更多細節內容參見:
https://wa-lang.org/smalltalk/st0035.html
袁麗雅老師 "Adlik:開源 AI 推理優化工具,加速實現數智未來"
袁麗雅(中興通訊-研發人):
在 AI 技術飛速發展,開源加速 AI 創新,AI 促進數字經濟發展的大趨勢下,大模型研究如火如荼,AI 和產業的融合日漸加深,大規模部署已成趨勢。為了將 AI 前沿的理論研究在實際中發揮價值,AI 的產業化勢在必行。然而模型部署對推理工具鏈要求及其嚴格的,需要廣泛支持主流訓練框架;高效的模型壓縮,優化能力;支持多種 AI 硬件;具備完善的工業應用特性,高可用、易運維;高性能,可以發揮硬件最佳性能;輕量化,可以滿足邊緣、終端各類部署環境;易用性,快速上手解決問題等這些特點。正是基于這些特點研究,中興通訊研發團隊推出了 Adlik 工具鏈,Adlik 深度學習推理工具鏈是一種將深度學習模型從訓練完成,到部署到特定硬件并提供應用服務的端到端工具鏈,實現模型從研發狀態到生產應用環境的高效切換。同時能與多種推理引擎協作,提供靈活的模型加速、部署、推理方案,助力用戶構建高性能AI應用。目前已在 Linux 基金會 AI 和數據基金會(LF AI & Data)開源。
更多內容,參見袁麗雅老師 PPT《Adlik:開源 AI 推理優化工具,加速實現數智未來》了解10-袁麗雅-Adlik:開源AI推理工具 加速實現數智未來.pptx
研討會“聊聊你與開源的故事” 李奇峰主持
參會嘉賓述說自己與開源的故事,共話共情點燃了很多人的開源之路回顧,最后大家在歡聲笑語中結束了此次活動行程。
這場活動是一場草根文化活動,同時也是草根開源人圍繞“數字經濟”話題的第一次線下開源分享活動,開啟了開源行動數字經濟先河,意義深遠,與會者及講師介紹內容都非常優質。一總天的分享活動,虛無坐席,老師們的傾囊相授,每個人都從中收獲了不少知識。
在數字經濟建設發展中,我們需要這樣的開源人去傳播、去分享給更多的人,且讓更多的人加入到我們的行列中來,一起為國內開源發展貢獻我們力所能及的力量。因為我國開源環境也需要份不可或缺的力量,與開源世界接軌共續發展。
KCC@南京秉承開源社宗旨,開心開源。我們以“開源知行,篤實剛健”為理念,認真做好每一場開源分享活動。KCC@南京是每一位開源人在南京的家,歡迎大家常回家座座。同時,我們也期待志同道合的你加入到我們的行列中來。讓我們一起期待 KCC@南京下次活動,咱們下次再會。
【KCC@南京】KCC南京“數字經濟-開源行”活動發起人合影(左至右順序:馬證、董吉甫、袁大慶、李奇峰)
最后,此次活動大合照獻給大家。相聚總有分別,愿我們彼此的關心和祝福,像陽光和海水那樣,無論分別多久,都會永遠伴君同行。青山綠水,江湖再見。
1、活動場地支持方:中科南京軟件研究所
2、活動禮品贊助方:開源社、開源之夏、AO.space、PowerData、飛輪科技、機械工業出版社、白鯨開源、立維科技
3、各位講師的精彩分享:莊表韋、林旅強、杜金房、丁爾楠、陶冶、張小豐、王云鵬、仇文超、張成、袁麗珊、李奇峰
4、活動志愿者名單:
活動發起人:董吉甫 袁大慶 馬證 李奇峰
活動主持人:李奇峰
會務簽到:王萍萍
會場引導:柴子榮、陳澤民、唐迎濤
攝影師:孫喆徐(因感染甲流,舉步艱難,堅持參與完成前期攝影拍攝)、王雅蒙(因感冒38.5度堅持完成了后期拍攝)、 呂文浩
視頻號直播推流:王萱
活動精彩紛呈,主持人活力四射,開源人來自四面八方,展開了酣暢淋漓的深度交流。不虛此行,期待下次再相聚。
—— 莊表偉 (開源社理事、執行長)
第一次參與線下開源交流活動的籌辦,并且擔任主持工作,有很多表述層面的不足,也有很多招待不周的地方,感謝大家的包容與指正,我們明年春天,一定會在南京,舉辦一次準備更加充足,內容更加精彩的分享活動,期待大家的到來!
—— 李奇峰 (PowerData社區成員)
非常感謝發起人和主辦方的辛苦付出。這次活動圓滿結束了,但關于數字經濟新趨勢與開源的討論依然源源不斷,感謝相遇的新老朋友,期待我們下次再約。
——張小豐 (國浩律師事務所合伙人、PowerData 社區成員)
很高興能夠參加 KCC@南京舉辦的“數字經濟”開源分享活動。活動內容豐富精彩,主辦方組織專業,主持人活力四射,整個活動讓人受益匪淺。期待 KCC@南京下次的精彩活動。
—— 張成 (Apache ShardingSphere Committer)
非常感謝這次活動的發起方的付出。全天的會議內容印象頗為深刻,尤其是LLM的課題,同時也非常高興能夠結識眾多數字行業的小伙伴,期待下一次南京的線下聚會,也希望社區的開源火苗如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2024 更上一層樓。
——陳佳衛(PowerData 社區成員)
非常榮幸以 PowerData 一員的身份參加這次活動,活動非常精彩,活動中了解了很多先進的知識,認識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技術大牛,大家共走數據之路,擁抱開源,熱愛開源,期待下次的聚會。
——王鵬飛 (PowerData 社區成員)
開源活動以及開源思想的價值,就是一些人貢獻自己、奉獻自己的時間和能力,來為公共、為社區、為開源添磚加瓦,很榮幸可以參與開源,很榮幸可以參與KCC南京行,很榮幸認識大家。
—— 李釗丞(PowerData 社區成員)
非常感謝這次受邀這次活動,以PowerData 一員的身份參加本次活動,活動中認識了非常多從事大數據的大牛,了解數據行業的新方向,新知識,讓我的知識面更加擴展了,希望社區發展越來越好,熱開開源,期待下次的活動。
——柴子俊 (PowerData 社區成員)? ?
非常榮幸能夠參加此次會議,也特別驕傲是以 PowerData 社區成員的身份參加,此次會議讓我了解到了很多前沿技術以及自己對開源和大數據的理解,同時也認識到了很多的志同道合的朋友,感謝 KCC@南京,感謝 PowerData 社區。
——陳澤民(PowerData 社區成員)
很開心能參加這樣開放、平等、包容、共勉的線下開源交流會!各領域大牛的分享,各位小伙伴的熱情都讓人難忘,對于我這樣剛接觸大數據沒多久的小輩幫助很大,會讓我去思考一些以前從來沒想過的問題。期待下一次的線下活動,屆時我會繼續奉獻我的熱情!!
——唐迎濤(Power Data 成員、南京金城武、周口市顏值擔當、唐氏煎餅果子創始人、沈丘縣第一瑞文、沈丘縣第三初級中學年級第一名、網易云黑膠會員、全民簡歷終身 VIP、2023款帕拉梅拉模型車車主、B站凜子同學提不起勁忠實粉絲、李奇峰忠實小迷弟)
特別感謝 PowerData 靈魂人物李奇峰的邀請,能夠參加 KCC@南京-開源社區的分享活動。為專業領域的自己打開了一扇窗。既有為社會的知識公地貢獻一份力量 promoter 們的心愿。也有通過知識沉淀輸出,賺取人生第一桶金的杜老師。還有當下最熱的大模型在企業中的應用。以及保駕護航的律師團隊。相信企業開源會越來越成為共識
—— 劉其飛 (浩鯨科技,PowerData ?社區成員 )
特別感謝 PowerData 靈魂人物李奇峰的邀請,能夠參加 KCC@南京-開源社區的分享活動。為專業領域的自己打開了一扇窗。既有為社會的知識公地貢獻一份力量 promoter 們的心愿。也有通過知識沉淀輸出,賺取人生第一桶金的杜老師。還有當下最熱的大模型在企業中的應用。以及保駕護航的律師團隊。相信企業開源會越來越成為共識
—— 劉其飛 (浩鯨科技,PowerData ?社區成員 )
非常榮幸參加這次 KCC@南京的“數字經濟”開源分享活動。作為首次參與線下開源交流的分享者,活動的開源理念讓我深刻體會到數字經濟領域的活力與創新,也更加明白了開源所蘊含的力量。同時,由衷感謝發起人和主辦方的辛勤付出,這場活動的成功舉辦離不開他們的辛苦。
—— 王云鵬
感謝發起人和主辦方的組織,非常精彩的一次活動,收獲滿滿。
——陶冶 (國浩律師事務所律師、PowerData 社區成員)
非常榮幸受邀參加這次 KCC@南京 “數據經濟-開源行”活動,非常感謝PowerData靈魂人物李奇峰,正是我們社區的發起人,給我一次參加開源活動的機會,學習到了很多知識,認識到了很多開源大咖與技術大咖。同時,非常感謝主辦方的辛勤付出,因為這次活動的成功舉行離不開他們的辛苦。
—— 朱汪坤 (恒生電子數據開發工程師、PowerData 社區成員)
非常感謝各位講師的精彩分享,正是因為你們的分享才使得這場活動可以如此高質量;也非常感謝各位現場參會朋友的遠道而來,及線上觀看直播的朋友們,正是你們這種認真聆聽和積極參與的開源之心,才使得這場活動更圓滿;也非常感謝志愿者們的辛勤付出,正是你們的這份開源之情,才使得這場活動的開放式協助可以如此高效。此次活動大家前后準備了近兩個月時間,感謝大家的包容,一總天的活動內容恐有疏漏還望請指正。下次活動,我們定當更充足、更精彩,期待大家的到來,我們一起開心開源。
——董吉甫(KCC@南京負責人)
作者 | KCC@南京
編輯 | 謝丹琪
相關閱讀 | Related Reading
2023中國開源先鋒33人評選進行中,快來推薦你心尖上的開源人物吧!
Free and Open Source Singapore Year-end Mashup
開源社簡介
開源社(英文名稱為“KAIYUANSHE”)成立于 2014 年,是由志愿貢獻于開源事業的個人志愿者,依 “貢獻、共識、共治” 原則所組成的開源社區。開源社始終維持 “廠商中立、公益、非營利” 的理念,以 “立足中國、貢獻全球,推動開源成為新時代的生活方式” 為愿景,以 “開源治理、國際接軌、社區發展、項目孵化” 為使命,旨在共創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開源生態體系。
開源社積極與支持開源的社區、高校、企業以及政府相關單位緊密合作,同時也是全球開源協議認證組織 - OSI 在中國的首個成員。
自2016年起連續舉辦中國開源年會(COSCon),持續發布《中國開源年度報告》,聯合發起了“中國開源先鋒榜”、“中國開源碼力榜”等,在海內外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