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1.引言
2.算法仿真效果演示
3.數據集格式或算法參數簡介
4.算法涉及理論知識概要
4.1打孔技術
4.2 均勻量化NMS譯碼
5.參考文獻
6.完整算法代碼文件獲得
1.引言
? ? ? ? 在5G通信系統中,信道編碼技術是保障高速率、高可靠性數據傳輸的核心支撐,而低密度奇偶校驗碼(LDPC)憑借其逼近香農極限的性能和可并行譯碼的特性,被3GPP選定為5G NR中 eMBB(增強移動寬帶)場景的核心編碼方案。為了適配不同業務的碼長需求并降低譯碼復雜度,5G 系統中引入了打孔LDPC編碼和均勻量化歸一化最小和(NMS)譯碼算法。
2.算法仿真效果演示
軟件運行版本:
matlab2024b
仿真結果如下(仿真操作步驟可參考程序配套的操作視頻,完整代碼運行后無水印):
3.數據集格式或算法參數簡介
%量化參數
q = 6;
f = 2;
I_max = 20;% 最大迭代次數
Frames = 2000;% 最大塊數
MIN_ERR = 10000;% 最小錯誤數
SNRs = 0:0.5:3; % 信噪比范圍
alpha = 0.797;% 譯碼算法參數
beta = 0.6;% 譯碼算法參數
B = 1920;% 信息塊大小
code_rate = 1/2;% 碼率
4.算法涉及理論知識概要
? ? ? ?LDPC碼是一種線性分組碼,由稀疏奇偶校驗矩陣(Parity-Check Matrix,簡稱 H 矩陣)定義,其編碼和譯碼過程均圍繞 H 矩陣展開。5G標準中的LDPC碼在設計上兼顧了靈活性與性能,通過母碼(Mother Code)+ 打孔(Puncturing)?的方式支持可變碼長,滿足從短碼(如控制信道)到長碼(如數據信道)的全場景需求。
? ? ? ? 5G LDPC的母碼采用準循環(Quasi-Cyclic, QC)結構,其H矩陣由多個子矩陣塊組成,形式如下:
? ? ? ?Hpc?為校驗置換矩陣(Parity-Check Permutation Matrix),維度為Z×K(Z為擴展因子,K為信息位長度),用于實現基礎校驗功能;
Hbg?為背景矩陣(Base Graph),5G定義了兩種背景矩陣(BG1和BG2):
BG1適用于長碼(信息位長度?K≥640),側重高速率傳輸;
BG2適用于短碼(K<640),側重低時延場景。
? ? ? ?背景矩陣由循環移位子矩陣(Circulant Submatrix)構成,每個子矩陣為單位矩陣經循環移位s位后的矩陣(s=?1?表示全零矩陣),這種結構可大幅降低編碼復雜度。
4.1打孔技術
? ? ? ?打孔是指在母碼編碼后,人為刪除部分校驗位(或信息位),僅傳輸剩余比特,接收端通過補零(或預設值)恢復完整碼長后再譯碼的技術。5G LDPC中打孔的核心目的是:
靈活適配碼長:通過刪除母碼的部分校驗位,生成比母碼短的碼長,避免為每個碼長設計獨立編碼器;
提升碼率:刪除校驗位會使碼率?R=k/n(k為信息位,n為編碼后長度)提高,適配高吞吐量需求;
優化性能:通過選擇刪除 “冗余度低” 的校驗位,在碼率提升的同時盡可能減少性能損失。
? ? ? ?5G標準中,打孔位置的選擇遵循結構化規則,以保證譯碼性能的穩定性。對于母碼生成的校驗位,按 “重要性” 排序后刪除最不重要的部分:
? ? ? ?校驗位的重要性由其在 H 矩陣中的 “連接度”(與信息位的連接數)決定,連接度越高的校驗位對譯碼可靠性影響越大,優先保留;
? ? ? ?打孔后的碼長需滿足?母碼(p為打孔位數),且碼率R需在5G規定的范圍內(如 0.25~0.93)。
例如,當母碼碼長為8192、碼率0.5時,若需生成碼率0.8的碼字,可通過打孔刪除8192×(1?0.5/0.8)=3072個校驗位,僅傳輸 5120 個比特。
4.2 均勻量化NMS譯碼
? ? ? ?在實際硬件中,LLR和消息的精度會影響譯碼性能和存儲資源。5G系統采用均勻量化技術,將連續的消息值映射到有限的離散電平(如4bit或6bit量化):
? ? ? ?均勻量化可大幅減少存儲和計算資源(如 6bit量化比浮點精度減少約80%的存儲需求),同時通過優化量化比特數(5G中推薦4~6bit),可將性能損失控制在0.2dB以內。
5.參考文獻
[1]盧黎明.低復雜度5G-NR LDPC碼編譯碼器設計與FPGA實現[D].北京郵電大學,2023.
[2]王博遠.基于5G LDPC碼的散射自適應調制編碼應用技術研究[D].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電子科學研究院,2021.
6.完整算法代碼文件獲得
完整程序見博客首頁左側或者打開本文底部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