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視覺相機模型與標定:如何讓計算機“看懂”三維世界?
- 一、前言
- 二、相機模型基礎?
- 2.1 針孔相機模型?
- 2.1.1 模型原理?
- 2.1.2 代碼示例?
- 2.2 透視變換與相機內參?
- 2.2.1 透視變換矩陣?
- 2.2.2 內參矩陣的作用?
- 2.3 相機外參?
- 2.3.1 世界坐標系與相機坐標系的轉換?
- 2.3.2 外參的確定?
- 三、相機畸變模型?
- 3.1 徑向畸變?
- 3.1.1 畸變原理?
- 3.1.2 代碼示例?
- 3.2 切向畸變?
- 3.2.1 畸變原理?
- 3.2.2 綜合畸變模型?
- 四、相機標定方法?
- 4.1 傳統標定方法 - 張正友標定法?
- 4.1.1 標定原理?
- 4.1.2 代碼示例?
- 4.2 自標定方法?
- 4.2.1 自標定原理?
- 4.2.2 自標定的優勢與挑戰?
- 4.3 基于深度學習的標定方法?
- 4.3.1 深度學習在標定中的應用?
- 五、前沿研究與發展趨勢
- 5.1 多模態數據融合的深度學習標定?
- 5.2 基于生成對抗網絡(GAN)的標定數據增強?
- 5.3 在線自適應相機標定?
- 六、總結與展望?
- 致讀者一封信
計算機視覺相機模型與標定:如何讓計算機“看懂”三維世界?
,計算機視覺、機器視覺、人工智能、AI在計算機視覺領域,讓計算機 “看懂” 三維世界是一個核心目標。相機作為獲取圖像數據的關鍵設備,其模型與標定對于準確理解和解釋現實世界中的場景至關重要。通過構建合適的相機模型以及精確的標定過程,我們能夠將二維圖像中的信息與三維世界中的真實物體建立聯系,為后續的目標檢測、識別、三維重建等任務奠定堅實基礎。
一、前言
計算機視覺是一門研究如何使機器“看”的科學,更進一步的說,就是是指用攝影機和電腦代替人眼對目標進行識別、跟蹤和測量